浙商银行

中国式光棍节引发单身贵族高调消费

2012年11月10日 16:35  新华网 

  新华网长沙11月10日电(记者帅才)11月本是消费淡季,却因为“1111”光棍节的到来,提前带火了“单身经济”。各大商家纷纷提前“抢滩”,都市男女热情追捧。这个在民间兴起的非传统节日,为何如此火爆?

  “人造”消费热

  11月11日,因4个“1”凑在一起而被年轻人形象地戏称为“光棍节”,这个民间产生的“人造节”是中国90后大学生为庆祝单身而独创的娱乐性节日,通过网络的普及、媒体的渲染和商家的炒作,发源于校园而后风靡全国。

  “光棍自有光棍的好,一人做主而无负累。你看看现在电子产品消费主力军,就是咱单身贵族!”在长沙从事IT工作的陈先生刚给自己换了一台新出的智能手机,他说:“没有成家没有家庭负担,没有女朋友不用买礼物,买个4000多的手机犒劳下自己,也没啥不好。”

  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道出了“单身贵族”的消费观:“一人消费,没有拖累;独立自主,拍板干脆;所有收入,自己支配;花钱潇洒,当家绝对;人生短暂,自由可贵;单身倍好,光棍万岁。”

  商家们通过宣传诱导,发掘消费者的潜在消费需求,使得光棍节完成从精神到物质的转变,让光棍节大有赶超“情人节”的势头,成为商家的“必争之节”。

  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今年商家们纷纷推出个性化的商品与服务。包括励志“脱光”的明信片、“不孤单”系列短袖T恤、光棍徽章、光棍皮鞋、光棍证、剩女证、写着“至今单身”的火柴盒等。

  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城市,许多旅行社也打出“光棍”线路,比如列出“光棍节旅游目的地推荐”、“最适合光棍节的场所”,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加入旅游行列。

  网上商务也不甘落后。目前,天猫[微博]、当当网[微博]、凡客、苏宁易购[微博]、京东商城[微博]等电商相继宣布大规模促销政策,而1号店、银泰百货等48家国内知名的B2C纷纷强势来袭,抢占“单身经济”的蛋糕。

  “光棍节”变身“结婚日”折射年轻人婚恋焦虑

  “11月11日”中被视为“光棍”象征的4个“1”在新人眼里是“一心一意的含义,今年光棍节又恰逢周日,吸引了不少新人选择在这一天扎堆结婚。

  记者从长沙市几家婚庆公司了解到,2012年光棍节成了结婚日,婚礼司仪、婚礼策划师、摄像师、跟妆师等婚庆服务人员应接不暇。而一些高档酒店11日当日的婚宴已是一席难求。

  一位准新娘李小姐说:“我们这些剩男剩女正忙着‘脱光’,而且11月11日是好日子,有一生一世的寓意。

  在天津,今年“光棍节”成为继“十一”黄金周之后的又一个结婚高潮,预计当日将有3200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

  婚恋专家分析,由于男女失衡、工作节奏快、生存压力大等原因,使得许多适婚男女目前仍然单身,或者不愿意将就选择“主动单身”。过光棍节成为单身男女宣泄单身苦闷、表达单身情怀的方式。

  通过“光棍节”,商人们看到了大把的钞票,人口学家看到了结构危机,而单身男女感觉到“压力山大”。有分析认为,一定程度上,爱情和婚姻成为困扰大龄青年的社会问题。在“光棍节”的刺激下,难免产生“想要结婚”的冲动。“光棍节”变成“脱光”日,其实暗藏着单身男女对婚恋的焦虑。

  消费寂寞还是寻觅幸福?“单身经济”路向何方?

  参加“脱光”旅行也好,看一场爱情电影也罢,越来越多年轻人以实际行动加入“消费”光棍节的行列。与其他阶层相比,他们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他们就会一掷千金。

  一些单身男女表示,过“光棍节”无非是自娱自乐,和同伴们参加聚会消遣寂寞,或者参加相亲活动寻觅幸福。不少“单身贵族”认为,单身只是人生某个阶段的状态,跟恋爱结婚一样,没必要大肆宣扬,对于单身男女来说,单身并不可怕,就怕单身被“妖魔”化。

  据最新人口调查统计显示,中国进入了第四次“单身浪潮”。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单身男女数量均已突破百万。相关专家认为,随着剩男剩女问题的日渐凸显,参与到这一节日中的群体变得异常庞大,形成了动辄上亿元的产业。

  专家认为,只要不恶搞、不媚俗,“人造节日”也并非坏事。商家们通过节日进行策划、促销,获得更多的客户无可厚非,但只有推出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才能让消费者“满载而归、满意而归。”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温家宝:任内办好两件事今后5年应抓3件事
  • 体育NBA-洛杉矶湖人宣布解雇主教练迈克-布朗
  • 娱乐大婚第3日祠堂祭祖 霍震霆夜宴亲友
  • 财经消息称油价新机制敲定 4%涨跌幅或取消
  • 科技苹果股价阴霾引供应链全面震动
  • 博客42年河南饥荒揭秘 吉杰:拒绝好声音
  • 读书霸占兄妻:历史上宫闱丑闻最多的朝代
  • 教育男生为女生过节标语火辣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9岁女生孝德课上跪求爸爸原谅(图)
  • 黄凡:爆炒新股之殇
  • 张化桥:两股势力一直威胁着股市
  • Kingsley:富士康的怨言摧毁房地产核心
  • 黄鸣:没偷到就不是贼?
  • 罗善强:股市不亏钱靠理性 赚大钱靠随机
  • 李光斗:从奥巴马访缅看奥巴马的海外营销
  • 金岩石:从纳斯达克看中国的创业板
  • 蔡成平:唱衰日本电子业还为时过早
  • 艾诚:2012年美国大选是场关于人民的论战
  • 李剑:人均实际购买力翻一番是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