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开理财十句话的障眼黑洞(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 15:08  《理财周刊》

  NO.4: “这只基金去年收益率达到80%,业绩很好,今年买它没错的。”

  本刊忠告:选基金要看重至少2年最好3~%年的长期业绩,短期业绩不具参考意义。

  【典型案例】

  2007年如火如荼的行情催生了不少“黑马”基金,同时也圈进了不少投资人,邱老伯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初,邱老伯在某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下,买入了中邮核心优选基金。“这只基金2007年收益率有191%,业绩很好,是基金排名第2名的基金,第一名现在也买不到了,这只基金就是现在最好的基金。”工作人员的介绍如此动听,令邱老伯难以抗拒。他随即申购了10万元。

  不料此后2008年熊途漫漫,这只2007年一度很牛的基金,此后表现可谓一塌糊涂。由始至终长期处于跌幅最大基金之列。从2008年至今,中邮核心优选跌幅达到52%,而同期,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跌幅不到40%。邱老伯的10万元如今只剩下一半不到,虽说2008年亏损也是正常,但这只基金给他带来的心理落差实在太大,按照邱老伯的话来说,“跌下来的时候简直像是刹车失灵,实在让人胸闷。”

  【障眼黑洞】

  这个市场上的常胜将军凤毛麟角,几乎年年如此。2006年股票型基金排名第一的景顺长城内需成长,2007年已然跌落到股票型基金70名开外。这只明星基金2006年收益率奇高,达到182%,大幅战胜了当年上证指数130%的涨幅,而2007年则难以续写辉煌,其收益率只在同类基金的后1/2游荡。2007年的中邮核心优选亦是如此。大多数基金难逃“一年辉煌”的定律,过去的博时价值增长如此,广发小盘如此,景顺长城内需成长也是如此。

  不难发现,202007年表现出挑的基金中,除了华夏大盘精选以外,其他基本都是“旧貌换新颜”。但这只基金早已对新客户暂停申购,投资者若想捕捉一匹黑马显然绝非易事。但很多人掌握了投资者妄图捕捉“黑马”的心理,以短期的历史业绩作为“诱饵”的营销手段也就层出不穷。

  如果有人忽悠你买基金的理由是“这只基金最近一个月的涨幅是××”,“这只基金上个礼拜涨了××”,那么你尤其要注意了。首先作为投资者必须明白的是,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历史业绩充其量只能作为参考而已,如果一只基金过去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年的平均业绩都非常优秀,那么也只能说你买这只基金能获得比较好回报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历史业绩并不是保证书。

  其次的问题是,基金某个时期的短暂的辉煌通常是难以维系的,这一点几乎被历史反复证明。那些短期跑的很快的基金,通常耐力不佳,就像你很难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1万米一样。

  【温馨提醒】

  选基金一个比较老套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看基金的长期业绩,看这家基金公司的整体表现。长期指的是至少2年以上,最好是3到5年,而不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短期业绩几乎不具备参考意义。一般来说,如果一只基金每年的排名能保持在同类的前1/2,那么长此以往,其长期回报一定不俗。对投资者来说,买一只收益率稳定但不那么冒进的基金,长期获得的回报往往比收益率上窜下跳的基金好。

  同时,你还必须关注这家基金公司的“基本面”,是不是形象良好,底子深厚,旗下基金的整体表现是不是优秀,树大好乘凉就是这个道理。

  除此外还有一个策略,你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每年用一小部分钱投资一只去年的“冷门”基金,这就是所谓的风水轮流转。在热点快速切换的市场,那些长久沉寂的基金往往会在某个时刻迎来曙光,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2006年同类排名倒数的南方稳健成长、博时价值增长、兴业可转债等等,2007年就有很好的表现。

  NO.5:“新基金每份1元,买新基金比买老基金划算多了。”

  本刊忠告:无论新基金还是老基金,不看现在是便宜还是贵,关键看其未来获取回报的能力。

  【典型案例】

  随着市场转暖,新基金发行也日渐升温。面对基金公司新基金发行宣传的强烈攻势,许多投资者蠢蠢欲动,钟先生就是其中一例。今年1月5日,钟先生赎回了持有2年的博时裕富(指数基金),赎回价格是0.526元,从2007年3000点左右到09年初的1700点左右,两年一个牛熊轮回,这笔投资实际上还是亏损的。但钟先生另有计划,他把赎回基金的资金加上另外的余钱,认购了一只当时新发的基金。

  这只新发基金直到2月中旬才正式成立,此后逐渐建仓,目前的净值才刚刚超过1元。

  而与此同时,博时裕富的净值却已经达到0.616元,从1月至今涨幅已然达到17%。难得的一波行情,却没有享受到胜利的果实,这一点令钟先生甚为郁闷。

  【障眼黑洞】

  买新的基金还是老的基金?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新的总比旧的好,很多投资者宁愿买新基金不愿买老基金,这恰恰是个误区。基金公司在新发基金造势的时候,也往往利用了投资者的这一心理。

  当新发基金每份1元的时候,老基金的净值是每份1.3元,一些投资者本能的以为老基金贵了,新基金“划算”。新发基金真的比老基金更值得买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里先解释一下所谓的“基金净值”,净值就是基金持有的所有资产的标价,新基金在募集期,所持的都是现金,所以起初净值标价为1元。而老基金已经建仓,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包括股票、债券、现金等),运作了一段时间,这些资产的价格会发生波动。我们所看到的多数的老基金,净值大于1,是因为这些基金所持有的资产已经上涨。

  和股票所不同的是,股票本身有一个合理的估值问题。如果价值1元的股票,现在涨到了1.2元,显然就是贵了。但基金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净值是1.5元的基金,所对应的就是1.5元的基金资产。资产净值所反映的不是贵和便宜,而是这只基金的赚钱能力,累计净值越高,说明其获取回报的能力越高。

  另一个问题是,新基金是没有历史业绩可寻的。即使这只新基金是由某个知名的基金公司发行,也并不意味着这只基金的表现和公司旗下的某个明星产品一样。可能这只新基金的产品特点不同,基金经理不同,股票仓位不同,那么表现自然会有所区别。总而言之,在没有任何历史业绩参照的情况下贸然买入一只基金是非常危险的。

  【温馨提醒】

  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一般情况下买老基金是比较好的选择。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当市场处于极端熊市的环境下,例如2008年,你难以判断市场底部在何处时,新基金倒是不错的选择。由于拥有6个月的建仓期,可以缓慢建仓,新基金往往能够避免更多的损失。不过话说回来,当时又有多少投资者有勇气买入股票型基金呢?

  在市场进入平衡状态,或是走好的情况下,老基金其实是更好的选择。比如老基金的历史建仓成本低,老基金有历史业绩可以参考,在同类型基金中的表现有稽可查,如果在投资之前你对这个基金的特点和风格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可以避免很多盲目投资的失误。另外,买老基金所消耗时间成本也比较低,不需要等待漫长的封闭期,和漫长的建仓期。

  NO,6 “这只债券基金去年的收益率30%,是基金排行榜里收益最高的。”

  本刊忠告:基金排行榜有时将并不太相同的产品纳入一个体系内进行比较,反而造成误导,关键要对产品的具体类型和股票仓位的高低等进行了解,找到合适的产品。

  【典型案例】

  2008年上半年,看到报纸上对于债券基金连篇累牍的介绍后,王小姐打算为自己配置点债券基金。王小姐的一位朋友向其推荐长盛中信全债基金,查了历史数据后,王小姐发现这只基金2007年的业绩达到42.37%,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王小姐立即感到朋友的推荐相当靠谱,于是立即申购了这只基金。

  只是没想到的是,当其他债券型基金获得了10%左右的年收益时,王小姐的这只长盛全债基金年收益却是-2%。这让她非常惊讶。经人点拨,王小姐这才发现这只名为“全债”的基金其实还可以投资股票,2007年的高收益就是通过二级市场股票投资而来的,同样的,由于拥有不少股票仓位,这只基金2008年在债券市场走牛的情况下仍然出现轻微亏损。

  【障眼黑洞】

  很多投资者喜欢通过基金排名来选择基金。投资者一般会认为,名次越高的基金越值得投资。但事实上,基金排名所反应的仅仅是历史业绩,而其背后的风险往往被投资者忽略了。

  在获取收益的时候你需要承担怎样的风险,这是尤其需要考虑的问题。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收益要求各不相同,投资需求也不同,因而所适合的产品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投资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投资需求也不相同。而每一个基金产品都有其相应的特点和风险尺度。

  有些基金的股票仓位非常高,超过90%,而有些可能只有50%到60%的仓位。有些股票型基金倾向于投资高成长高风险股票,而有些则主要投资于大盘蓝筹股。这些都会影响基金的净值表现,有些基金因为其特性,可能波动性比较大,而有些则可能相对平稳。当这些基金都被称为股票型基金,被放置在一个排名体系内被比较的时候,其实不可避免的间接形成了误导。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风险特征尤其容易被忽视。在目前的排名体系中,所谓的一级债基(不参与股票二级市场),二级债基(可以参与股票二级市场),均被放在同一纬度内进行比较,在股市表现向好的时期,二级债基的收益率表现通常远远超过一级债基,但投资者必须清楚的是,与此同时这类产品承担的风险也远远超过一级债基,一旦股市发生剧烈震荡或是单边下跌,这类基金的表现就会比较差。这些隐含的风险其实并没有在业绩排名中展现出来。

  【温馨提醒】

  在选择基金的过程中,排行榜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不是一个绝对的指标。排行榜有时候放大了短期的数据,有时候把并不太相同的产品纳入一个体系内进行比较,实际上对投资者来说指导意义是比较宽泛和模糊的。更多的关于产品的实质性特点,需要更为细致的了解。比如产品的具体类型,股票仓位的高低,投资股票的主要方向是大盘股还是成长性股票。你只有清楚自己的需求,才能找到合适的产品,业绩排行榜只是帮助你找到合适产品的辅助工具而已。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