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退休年龄面临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 20:56  《理财周刊》

  (内文提要)最新出炉的上海市“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指出,在今明两年,上海将重点探索适度延长退休年龄。“推迟退休年龄”这个敏感的话题,突然从“长远规划”,变成了“近期计划”。那么,为什么政府迫切想要推迟退休年龄呢?

  文 本刊记者/邢 力

  “你知道吗?我们以后要到65岁才能退休呢!”

  “凭什么让我晚十几年退休,要是真到65岁才能退休,我还能拿几年退休工资啊……”

  最近一段时间,类似的对话在网络上的各大民生论坛处处可见。“推迟退休年龄”,这个事关所有中国在职员工重大切身利益的敏感话题,一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一切都源于去年12月23日发布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该报告指出,在“十一五”后两年,上海将重点探索适度延长退休年龄。尽管“重点探索”并非“正式推行”,但它所释放的信号已经十分明确:推迟退休年龄已不再是前些年“狼来了”的呼吁,而是在今明两年内,上海就要开始动真格的了。

  如果上海要率先试水延长退休年龄,又将怎么操作呢?

  此前一个多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的一番讲话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他说:“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据了解,我国目前实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为: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在企业工作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0岁。一旦新方案实施,我国男性的退休时间将延后5年,而女性的退休时间则将延长10~15年。

  “未富先老”引发养老危机

  要问政府为什么迫切想要推迟退休年龄,话还得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未富先老”尴尬局面说起。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由此而来的是新生婴儿和年轻人在人口中的比例逐年降低,而老年人口的数量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则不断升高,人口构成开始呈现出迅速老龄化的趋势。2007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1%,说明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更严重的是,由于我国目前人口基数依然庞大,计划生育政策依然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实施,出生率依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同时建国后的第一批“婴儿潮”(“50后”一代)则即将进入老年,因此我国的老龄化进程还在快速加剧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中国将在十几年内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我国65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5%,其比重将超过14岁以下少儿人口的比重。

  除了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增长。以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上海为例,2000年,上海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的12.6%,但到2008年这一数字则达到了18%,2015年将上升到20%以上。而上海的人均预期寿命也已超过了81岁,已和欧美发达国家无异。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退休生活可能将占到我们一生的1/3时间,是我们一生中最漫长的人生阶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