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养老服务先储蓄再支取(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 14:48  《理财周刊》

  一经推出 广受欢迎

  “每天都有人前来咨询和报名,目前登记的已有200多人。”新昌福利院服务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说。40多岁的刘伟萍是一家保洁公司的女老板,最早报名的她现在每天都来福利院“义务劳动”一小时。她说,做志愿者已有好多年,但志愿服务组织的随意性和无偿性让很多人退却,实行“养老服务储蓄”后,就会有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养老服务就能进入一个持久的良性循环,这为进一步推行社会养老服务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养老服务储蓄”推出后,最先得益的自然是福利院的老人。由于服务力量的充实,服务半径的缩小,老人们得到更加细致的护理。89岁高龄王菊香老人行动不便,服务人员多了后,如今还专门为她提供了“一对一”服务。

  据新昌县有关部门介绍,该制度目前还在试行推广阶段,经过实践完善后将在全县所有的养老机构推广。

  各种人群 各有所获

  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来说,参与到“养老服务储蓄”都能让自己获得一份不小的收获。对青少年来说,收获最为明显。这一方面可以培养青少年孝敬长辈,助老爱老,劳动奉

  献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回报社会的一种体现。尽管青年人距离退休还有非常漫长的一段岁月,在社会快速变迁的时代,等到自己老了的时候,可能不一定真能用上。但由于服务可以在直系三代亲属中转移,那青年人如果将这种养老服务送给自己的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享用”的话,不但尽了自己一份别致的孝心,更会让长辈们为孩子的懂事而感到万分欣慰。

  对中年人来说,养老则并不像青年人那样遥不可及,少则数年,多则十数年,自己即将迎来退休生活。因此在自己精力尚还充沛的时候,参与“养老服务储蓄”就是未雨绸缪,为自己今后的养老储备金钱以外的另一种“粮草”。换一个角度看,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今后青壮年劳动力将会更加稀缺,劳动服务的价值将会进一步提高,今天储备“养老服务”等于节省了今后聘请他人为自己提供养老服务的庞大支出,减轻自己今后的养老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对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来说,如果身体还很健康,手脚还很灵活的话,参与“养老服务储蓄”也是好处多多。首先当然是趁着自己现在身体还算健康,多做点事,等以后高龄了,动不了了,身体变差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其次,助人也是自助,既活动了手脚,锻炼了身体,又在群体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排遣了寂寞,同时还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充实、更自信也更有意义。

  新模式有待规范和推广

  今天为老人提供服务,日后本人及其亲属就可获得同等服务。这样的创新举措不但在新昌当地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在网络上也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记者点击天姥论坛的新昌义工版块以及三十六湾等论坛,看到许多网友都针对“养老服务储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部分网友都对这项新服务持赞同态度。像网友“我为歌狂”认为,这项措施对解决社会养老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义工来说也获得了认同感,能激励他们更多更好地为老人服务。“君君大侠”则表示:“这项举措应该特别在青年人中推广,一来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二来也可以加强他们的储蓄和信用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尊老助老的新风尚”。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比如网友“不可诗意”就说,推出这样的服务初衷肯定是非常好的,不过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在推出政策的时候,应该从长远考虑,把好事做到底,做到实处,千万别现在说服务可以“储蓄”起来,到若干年后,志愿者真要“支取”的时候,却拿不出来了。还有的网友则担心“服务储蓄”毕竟不像“资金储蓄”那么清晰可计,“服务”在“储蓄”和“支取”之间可能会有不小的误差,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难免会有一些欠周到之处,这需要有关部门推出更细致的实行条例来对此进行规范,保障这一制度得到长期有效的执行,而不是半途而废。

  不管怎么说,养老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除了养老金筹备压力巨大外,养老服务资源紧缺也是一大问题,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养老有关法律法规的成熟,相信“养老服务储蓄”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或许有一天,年轻人储备“养老服务”也会象储备养老金那么积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