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养老服务先储蓄再支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 14:48  《理财周刊》

  养老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除了养老金筹备压力巨大外,养老服务资源紧缺也是一大问题,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养老有关法律法规的成熟,相信“养老服务储蓄”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或许有一天,年轻人储备“养老服务”也会象储备养老金那么积极。

  文 本刊记者/邢 力

  对未来养老的准备,我们大多只会想到积极投资储蓄来筹备养老金,但你有没有想过,除了养老金外,养老服务也可以通过年轻时“存入”,退休后“支取”的方式来“储蓄”起来呢?最近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社会福利院正在推行的“养老服务储蓄”便为我们的社会养老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从义务服务到“储蓄”服务

  据了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尤其是高龄老人和空巢家庭的增多,社会化养老已成必然趋势。目前新昌县60岁以上老人有5万人,其中近6%表示愿到养老机构安度晚年,这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养老院和与之配套的服务。

  养老院的服务包括不同级别的身体护理等一些专业程度较高的工作,同时还有打扫卫生、打开水、洗衣等日常服务工作。养老院的专业服务人员往往无法完全满足这部分日常服务工作的需求。而民间义工的义务服务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块需求,但由于民间组织比较分散,而且劳动都是免费且无偿的,因此没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形成持久的服务体系。然而如今只要办理相关手续,成为“养老服务储蓄”的一分子,就可以把今天的付出储蓄起来——今天你为他人服务多少,今后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

  新昌福利院院长王浙徽介绍说,这套“养老服务储蓄”模式参照了住房“倒按揭”模式的思路。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住房“倒按揭”的按揭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房产,而“养老服务储蓄”的“按揭”标的是“服务”。

  “服务储蓄”的三大特点

  据介绍,这套社会养老新模式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广泛性。凡是有志愿服务意向,身体健康,年龄在18~60周岁之间,达到志愿服务要求,并认同服务单位的公民,都可以报名参加。同时,针对部分已经入住社会福利院的老人,年龄相对较轻,在6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活动自如,院方也为他们参加志愿服务提供了特别通道,只要他们征得家属同意,家属、本人与社会福利院签定志愿服务协议,就可开展服务活动。

  二是有偿性。新昌社会福利院根据义工服务时间长短和服务级别记分,为了便于管理和换算,还规定了护理级别、时间的换算公式,具体换算公式是:做1天一级护理=做2天二级护理=做3天三级护理=做6次单项服务(如修理电器、修剪花木等),从而做到“明明白白服务,清清楚楚提取”。服务期满将发给志愿者荣誉证书及记分卡,以备他们在将来自身或家庭需要帮助时得到同等的免费服务。

  三是可转移性。养老服务实行储存制度,满一年后即可以提出书面申请要求提取,提取按照“同等服务、同等享受”原则进行。服务提取可在本人入住社会福利院时享受同等时间、同等内容的免费服务,同时还可根据协议在直系三代亲属间转让、继承。也就是说,现在你为别人家的老人提供服务,今后你的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住进了养老院,别人家的孩子也会给你的父母或(外)祖父母提供同等价值的养老服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