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理财产品五大陷阱依然存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5日 01:16 北京商报
银行理财产品五大陷阱依然存在

  ▲本报3月5日见报的《揭秘银行理财产品五大陷阱》揭示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诸多问题。

  商报记者 崔吕萍/文 王晓莹/图

  截至昨日,银行理财产品在零收益和负收益的风波中整整度过了3个月。4月11日,银监会正式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一个季度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理财产品在下一个阶段的整改目标。

  昨日,记者对京城各大银行营业部进行走访发现,经过“收益门”风波洗礼后的银行理财销售环节已经有较大改善,但仍有很多旧习与整改目标相差甚远。

  变化 打新股产品被刻意“隐藏”

  昨日,本报记者来到京城银行较为密集的金融街进行走访。在以投资者身份对各大银行网点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银行理财经理向投资者介绍的产品清一色地集中在与固定存款利率挂钩的产品上。而在一个月前,记者以同样的身份进行暗访时,挂在这些经理嘴边的还都是以打新股为主的产品。

  “现在股市的行情不好,新股发售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断档。就算有新股可打,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差也已经萎缩,换句话说,您的获利空间正在缩小,所以我们不建议您购买这类产品。”在回答记者询问时,多家银行理财经理持有上述态度。

  在另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柜台上,记者看到,与银行利率挂钩的产品介绍书被花花绿绿地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在柜台的角落上还放着一些产品宣传书,理财经理巧妙地用身体挡住了记者的视线。当记者对此进行询问时,经理笼统地说“是基金的,您不买就不用看了”。后来记者发现,这堆不愿为人知的宣传册,有很多是“收益门”爆发前的产物,在这些册子中,记者又看到了预期收益率15%的“惊人”数字,而现在几乎所有受到银行推崇的产品,预期收益率仅为5%(一年期)、7%(3-5年期)左右。

  “每个产品都有它的存活周期,打新股的产品已经过了存活期,必然要有新的产品补给。根据目前的形势,挂钩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具有存在的价值。”当回答记者的追问时,某银行理财经理这样表示。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