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三类QDII产品如何挑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4:09 财时网-财经时报

  作者: 崔帆

  因“港股直通车”成行遥遥无期,所以银行、基金或券商系QDII产品成为投资者到海外市场去淘一桶金的投资途径。

  这三类QDII产品,它们之间有何区别?适合哪些人群?

  银行系QDII:稳健投资放首位

  银行系QDII在QDII产品中属于“资深型”,早在2006年面市后给投资者的印象就是稳健。

  由于银监会规定银行系QDII投资股票资产不得超过50%,所以其投资范围集中于货币市场,投资债券或是挂钩外汇市场汇率走势,特别是投资者相对熟悉的欧元兑美元等品种,这使得它生来就具有低风险、低收益的特性。

  不过,银行QDII可与外汇、黄金等投资设计成结构型产品,或提供保本承诺,对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据了解,目前已有20余家中外资银行获得了QDII资格,向市场贡献了30余种理财产品,但产品雷同是此类基金的保本思路。

  此外,银行还有着庞大的网点和客户资源优势,在销售上有着先天优势。从投资稳健度上来看,银行系QDII产品也比基金QDII、券商QDII有着更大的优势。

  适合人群:风险承受能力不强,要求资金保本、有一定收益,以及想获得比储蓄和部分货币型、债券型基金高的收益的投资者。

  基金QDII:出手前看行情

  与销售时的火爆程度相比,基金QDII的收益率却让投资者大失所望。

  据悉,已经出海的5只QDII基金并没有快速走上净值增长的主航道,相反,由于急于建仓,业绩出现跑偏,净值纷纷跌破发行价。

  有分析人士认为,基金刚下水就沉底,不排除基金公司存在假摔。投资者无法排除部分基金经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坚持卖出一些他们本应选择买入的股票,以期通过假摔的方式,压低基金的单位净值,减缓基金投资者的高位赎回。

  但更多分析集中在抨击基金QDII的不足之处。如对国际金融市场研究不深入,低估次级贷的影响,认为股市已到底部,快速建仓,但仓位较高,致使股市进一步下跌时无法进行有效的回旋,风控和人才也被认为是基金QDII首轮失利的原因。

  对此,投资者应吸取认购上一轮基金QDII时的教训,在认购前仔细分析基金投资的市场环境,不应急于参与认购。

  适合人群:具备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人群。

  券商QDII:资金门槛最高

  申银万国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周波认为,对券商来说,QDII是集合理财产品。

  目前,国内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门槛都较高。例如,1月份发行的首只券商系QDII产品“中金大中华”最低门槛为10万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券商QDII属于QDII产品中的“新军”,且证监会对券商QDII资格要求也比较严格,因此可以预见券商QDII的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适合人群:具有大批闲散资金并有稳定回报要求的高端人群。■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