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家解读大小非减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16:38 《私人理财》杂志

  文/本刊记者 罗瑜

  《私人理财》: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今年2、3月份将是限售股解禁的第一个高潮期。继2月份迎来今年第一个解禁高潮之后,3月份的解禁规模将再创新高。相比于2007年的解禁潮,你们怎么看这次大规模的解禁潮?

  李大霄:按股改革协议在坚定不移地在推进,流通股票在不断扩大,市场也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压力期间。按照股改的协议,解禁股流通速度将自2007年10月大幅增长,突发性的增长在2008年,全面性的增长在2009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IPO和解禁股,流通量将越来越多,2007年底流通市值占总市值25%,2008年底流通市值占比可能要达到35%,而到了2009年底,则可能要超过60%。这将有效地改变供求关系,对股票估值的压力越来越大。

  黄辉:从限售股解冻后的套现情况看,2007年共有340家上市公司出现限售股解冻后的套现行为,减持股数合计为54亿股,占全年解冻股改限售股总数的9.68%,套现额度为898亿元,占全年解冻额度的比例也为9.68%。也就是说,解冻部分的股票有近一成被套现。

  可见,在2007年股市整体上涨,投资者预期乐观的前提下,大小非套现的压力并未表现出较大。而2008年随着限售股解冻规模和企业IPO及再融资规模的扩大,相对于在调控气氛增量并不乐观的市场资金来说,市场股票供给的数量无疑是更占上风的,由此市场出现较大震荡,也会改变部分投资者的乐观预期,限售股套现压力也同步增加了许多。

  《私人理财》:从2008年年初到现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解禁股的命运就发生了大逆转。年初,随着股指深挫,公司股东减持的现象格外明显。截至1月30日,超过80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130多个重要股东减持公告。而春节过后,解禁股大部分走势强劲,带领大盘逐步企稳并且小步上涨。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黄辉:限售股份解禁只是理论上可以上市流通了,但并不是所有的股东都会选择在解禁后迅速卖出手中股票,想卖的也有择时问题。因此,表现在一定时期内限售股解禁的心理影响更大于市场的实质影响。节前对经济内忧外患的背景所反馈出综合信息使投资者对于2008年整体市场行情的乐观预期下降,变现心理增强,市场下跌加强了股东的抛售意愿。此外,春节的即将到来,也是很多股东选择抛售的原因之一。但随着节后大盘整体下跌到相对合理估值区域,以及对两会前市场反弹的预期,限售股东抛售的欲望暂时有所减弱也在情理之中。

  李大霄:限售股解禁所产生的扩容压力不可忽视,而且不是当时就产生,可能有滞后性。春节后,不少解禁股强于大盘,可能是制造不下跌的假象,坚定原持有股东的信心。还有一种可能是待拉高后出货,这也是“大小非”解禁后一种典型性现象。

  《私人理财》:限售股解禁,扩大流通的股份比重会对目前震荡的股市有什么影响?

  黄辉:有的机构研究统计,2008年有近3万亿市值的限售股解禁,占目前流通市值三分之一。考虑到投资者对2008年整体行情的预期不乐观,股东套现的实现比例肯定远高2007年。此外,紧缩调控政策造成利率上升,信贷成本提高,一些法人股东很可能有更多的资金需求,也导致套现的需求可能加大。2008年到2009年股票供给的明显增大趋势确实考验着资金面的承接能力。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