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率说明了什么(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06:57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浦发当初设计产品时,这四个股票期权各自的隐含波动率之间的差额想必是在16%以内的,而最终股价却远远超过了这个范围。浦发的海外投行伙伴可能是做空了波动率的率差,他们希望四个股票出现同比例同方向的涨跌幅度。具体做法可以是:同时持有“实际波动率”的空头和“隐含波动率”的多头,由此来捕捉这两个波动率之间的率差。遗憾的是,他们头寸正好放反了,如果他们同时持有的是“实际波动率”的多头和“隐含波动率”的空头,就可能给浦发银行的客户带来高额收益,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产品本身也需要重新设计。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产品剖析的内容完全是我根据相关报道所做的主观推论。

  浦发、深发展银行的问题不是孤立的,各外资行的理财产品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我的一个朋友用港币买了某外资行的理财产品,结果不仅收益率为零,还错过了沪深股市的大牛市,更令他恼怒的是:在这段时间里,人民币兑港币升值了,他的实际财富已缩水。

  无论是浦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还是外资银行的零售产品部门,他们其实都是在为海外投行的衍生品销售交易部门打工,他们通过类似浦发银行这样的国内合作伙伴集合了更多的理财资金的委托之后,就可以参与更多的衍生品交易,并从中赚取更多交易佣金,此外,做市商的大额报价和浦发等国内银行的结算价之间也可能存在价差,从而有可能为海外投行提供更多利润。

  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理财产品,就是把某个标的物的波动率转化成为理财产品的利率,各个银行都在普遍应用这样的思路。我认为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不需要这样花哨的理财产品,我一直主张政府尽快开放由国内投资银行主导的“结构性融资”产品,这样就可以解决资本市场上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的难题,发展理财产品,并不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前途。

  许多国内的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作为发展中间业务的方向,我认为这是无奈的。我们不太可能构建一个符合保本无风险前提的,收益率大幅度超过同期国债波动率(可能略高于同期国债利率)的理财产品,这本身违背了金融市场的规律。我们能够做的产品其实非常少,而且主要交易标的物都由外国银行作为做市商。我们不得不与他们合作推出这些产品,就只能在产品推广的文字上下功夫,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提高,在浦发的这款产品中,16%这个数字就起到了这个作用,总会有些投资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够获得16%的收益。

  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因为只有股票作为主要投资对象,银行无法推出更具有创造力和吸引力的理财产品,而只能和境外投行联手,推出一些与海外市场衍生品相关的理财产品。我认为这个责任并不在国内的银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可供交易的品种太少,难为银行去做“无米之炊”。在此,我要借本栏大声呼吁:我们应该尽快建立自己的备兑权证市场;开放国内投资银行集合理财产品投向A股市场以外的机会;全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