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7影响钱包的七大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6:02 南都周刊

  记者 田申

  民以食为天,那是传统农业社会的至理名言。现代社会,民以什么为天?当然是收入,是钱!

  许三多告诉我们:“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这句话不过是正确的废话。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钱包的厚度,决定了生活的态度。民谚有云:生活不积极,钱包有问题。这是大实话(别拿拜金主义的大帽子来压咱普通老百姓)。

  刚刚过去的2007年,民生问题,归根结底也是普通老百姓的收入问题,成了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黎民百姓关注最多,讨论最多的话题。很多人会发现,2007年,自己的钱包出乎意料地变鼓了;更多人的钱包,则在不知不觉中变瘪了。

  归纳起来,不仅是通胀,加息、楼市、股市、人民币升值、加工资以及陆续出台的各种针对性极强的政策,都成了影响普通老百姓钱包厚度的七大因素。在经济生活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各方面的因素盘根错节,相互影响,决定着你的钱包,左右着你的生活。而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而2007年,正是这些不确定的活跃期。

  壹通胀梦魇

  通胀猛过虎,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10多年前,人们记住了通货膨胀(简称通胀)。10多年后,中国人与时俱进,记住了CPI这个泊来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判断是否出现通胀的标志性指标,CPI自去年3月份以来涨幅连续9个月超过3%的警戒线。以至于“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一定要跑过CPI”成了2007年的流行语。

  提到CPI,不得不提到猪肉。农历猪年,老天爷跟中国人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猪年缺猪肉。猪肉价格翻着跟斗往上爬,带领粮食、蔬菜、食用油等生活物质价格飞涨。

  李先生不懂得什么是CPI,但深知物价上涨的“威力”。去年4月份,李先生在自己所在小区屋顶的“空地”上种上了丝瓜、茄子、白菜等蔬菜。“楼顶种菜也是被逼无奈。别小看楼顶的那些菜,每个月都能帮我们节省200块生活费。谁知道物价会涨到什么程度?自己种点菜,心里踏实。要是楼顶能养猪,我肯定也会养上一两头!”李先生揶揄道。

  邱先生是深圳某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家住某中档小区。以前,邱先生夫妇都是在小区内的超市花高价(相对于集市)买肉买蔬菜买油,很少关心价格。不想做饭的时候,就去小区的餐馆就餐。对于邱先生夫妇过日子的方式,来自农村的岳母娘横竖看不惯。去年肉和蔬菜的价格涨得太快,加上爱人因生小孩而辞职在家,邱先生家的生活压力加大。邱先生的岳母娘心疼钱,情愿自己走一里多路,到附近的菜市场买菜,也不让去超市买高价菜。“得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成了老太太的口头禅。

  CPI居高不下,对于富人来说,当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却无疑是一场噩梦。正是因为猪肉、粮食、食用油等生活物质的价格飙升,才出现某大妈一次购买几十斤排骨冻在冰箱慢慢吃的怪现象,才会出现重庆家乐福限时抢购桶装油活动引发踩踏事故的悲剧,才会出现居民小区住户在自家阳台养猪的荒唐事……

  此外,CPI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了利息、股市、楼市、工资等连锁反应,共同影响着老百姓的钱包。

  贰爱恨加息

  近些年以来,中国人深受负利率之苦,存在银行的钱,每时每刻都处于“减肥”状态。2007年以来,CPI的高企,让负利率更显突出。为了改变负利率的状况,央行在这一年连续进行了6次加息,频率之高,出乎人们的想象。

  6次加息,多少缓解了人们的负利率焦虑症。可静下心来一盘算,感受却是爱恨交加,甚至恨大于爱:因为加息,尽管存款利息收入会增加,但房贷利息增加的支出,要远高于存款利息带来的收入。因此,有人戏称央行的连续加息,不是施惠于民,而是夺利于民,而这些都是那些“房奴”们没有想到的。

  杭州的董先生2006年底贷款买房,50万贷款,20年还清。董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前五次加息后(注:央行去年的第六次加息没有再增加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今年每月还贷额将增加245元,利息总额将增加4万多;如果是公积金贷款30万、10年期,今年每月还贷额将增加92元,利息总额多出了近一万元。

  现在城里的年轻人,为了买房,基本上都是负资产,其父母亲往往也会把积蓄的大部分拿出来资助他们付首付。所以,加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获之利不过是鸡肋,增加的负担却是实实在在的。

  “今年可别再加息了!”互联网上,网民呼声一片。可是谁知道呢?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