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加息作用多大还是未知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07:52 扬子晚报

  加息作用多大还是未知数

  -背景:

  防物价上涨变通货膨胀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最新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有利于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央行称,2007年以来,宏观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受食品、能源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为此,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先后10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对于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在国内物价水平存在上涨压力、国际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为引导公众通胀预期,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人民银行决定再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遗憾:

  加息后还是负利率

  按照11月份公布的最新CPI数字6.9%看,此次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4.14%,仍然存在负利率状况。而如果从今年1月至11月累计CPI数字4.6%看,负利率的状况已大大缓解——只差0.67%(与此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税后对比)的距离。

  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教授杜亚斌介绍,解决负利率,一靠加息,二还靠通胀率下降。“市场对‘小碎步加息直至实现正利率’的预期相当重要”。他解释说,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说,加息一般是两个用意,一是抑制经济过热,一是使利率不要为负。

  不过,虽然现在加息后还是负利率,但如果市场对加息形成预期,那么经济有可能提前降温,通货膨胀率就会逐渐下降,不必等到银行利率加到原本预定的水平,可能就已经实现正利率。

  -观点:

  利率不市场化成效不大

  本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曾来南京开讲座。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他认为何时会再加息、以及对加息这一调控手段的看法时,他认为,除了利率制约、汇率压力外,如果利率不市场化,调控的作用就不大。而且目前中美利差已经很小,继续加息会导致国外投机资本大量涌入。

  李扬还以美国为例,介绍说美国也曾遇到过类似我们目前状况的问题。一开始,美国也是手足无措,在80年代中期,连连提高利率,想让钱回流到银行,对外说法也一样——“让老百姓不要有负利率”。但实践显示,不但徒劳无功,而且危害了金融现代化的进程。后来美国金融管理当局改变了思路,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确定了银行保险证券混业经营。他认为,美国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必然会经过一个资金从银行体系脱离,进入资本市场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过程。

  而就加息本身这件事来说,他认为,“从紧”货币政策更多意味着让货币政策发挥有效的作用,而不意味着准备金率、利率等几个指标的变化,他的潜台词是:明年加息的空间可能不会很大,而利率市场化步子肯定加快。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