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你的钱在悄悄缩水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 07:14 上海金融报

  麦客

  是谁把你的辛苦钱暗中掏走,是谁悄悄提高了你的生活成本。

  是谁呢?这么有本事!

  前不久,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断档了,住家附近正好有一个新开张的大型超市,于是便前往购买。买了一堆牙膏、香皂、纸巾,还有一些孩子喜欢吃的零食。我喜欢一次性买上一批,可以连续用上一二个月。在选牙膏时,我就觉得拿在手上的牙膏分量轻了些。当时只是闪过一个与以往感觉不同的念头,但根本没有多想。

  晚上使用新牙膏,忽然发觉不对劲,与前一批购买的同类产品相比,新买的明显小了一号,仔细看外壳上的净重分量,旧的是125克,新的标明90克。回忆一下两者的售价基本相差不多,并且新牙膏上还说明内中含漱口水,也就是说,一支净重90克牙膏中,不但比原来125克的减少了28%分量,并且其中还“掺加”了为数不清的水分!瘦身、减重、掺水,很明显,这牙膏是分明变相涨价了,并且涨得不轻!对此,我只能苦笑不得。谁叫我自己购买时没有看个仔细呢,人家不是明明白白地写着吗?只能怪自己不懂得保护自己。

  无独有偶,上周六带孩子去儿科

医院就诊,医生配了我们常用的一种药水。付费时我惊讶地发现,价格便宜了一点。问医生是否药厂为患者减负,让
药品降价
了,医生嗯了一声也不置可否。回家用时才知道,原来是药水重量减负了,以前这药水可以使用100次,现在标明只能用60次。这样算下来,这药品的单位购买价格是上涨了。你看,又在悄悄地掏走了客户的钱。

  从吃的到用的,从日常用的到奢侈消费的,现在几乎每一样东西都在抬高售价,并且问题在于,大多数是明着降价暗中涨。像上述两个就是典型的例子。对此,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总觉得我们的商家厂家简直太不厚道了。

  在全球通胀时期,在商品的确生产、销售成本较大幅度提高的时候,制造商、销售商适当提高产品或者商品的售价,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作为消费者的劳动人民不也在强烈地期盼甚至明白地要求雇用方增加工资吗?如果,被雇佣一方是以偷工减料来变相减轻自身工作强度的话,雇主能容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同样道理,如今消费者名义上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了实际上是涨了价的商品和服务,一旦他们知晓其中的奥秘,明了自己的真实消费处境,他们能愿意吗?他们能接受吗?

  也许有关厂家商家会辩解,商品的包装和标价牌上不是分明写清了产品分量和售价了吗?完全属于明码标价,谈不上欺骗消费者。的确,制造商或者销售商正是淋漓尽致地运用了其“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消费者对其的充分信任,玩耍价格和分量的花招。

  为此笔者以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一个消费者根本不指望制造商、销售商以社会道德来承担爱护他们消费者的责任,我只是希望,有那些代表社会公信力的媒体,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为消费者擦亮眼睛的职责。

  如是。在此借贵报一角,谢谢新闻媒体。向你们致敬。

    相关新闻:

    清议:家庭理财不必过度关注CPI

    CPI新高下的中产家庭理财焦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