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刘鸿儒:理财是持续一生的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6日 07:0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邹靓

  8月10日上午9点30分,在上海香格里拉的15楼贵宾套房内,刘鸿儒正收看经济新闻。望窗外,一头是见证了上海沧桑历史的黄浦江,另一头,则是代表着上海今日面貌的东方明珠

  50年来,他历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首届中国证监会主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业内称他为学者型的经济金融官员。此刻,刘鸿儒衣着朴素、言语亲和,虽已近耄耋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铄。

  77岁高龄的刘鸿儒至今仍热衷于奔波在金融界的大小场合,但更多的是以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CC)主任的身份。20年前,他创办中国金融学院并担任院长。20年后,他为培养中国第一批优秀的理财师不辞辛劳。

  此次刘鸿儒专程赶往上海,是作为首届中国精英理财师评委会主席而来。趁着活动还未开始的间隙,刘鸿儒接受了《上海证券报》的专访。

  理财是家庭和人生的计划

  上海证券报:从2000年开始,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中资银行,陆续推出了一项不同于银行传统业务的贵宾理财。2003年前后,银行理财业务附带着银行品牌形象被消费者普遍接受。银行理财不再只是卖产品,也是在提供服务。脱胎于银行的理财服务是客户的长期需求还是仅仅一时的选择?

  刘鸿儒:理财行业及理财服务产生于中国宏观经济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之下,客户对理财服务有多大的需求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宏观经济持续的高增长塑造了中国的富裕阶层。对这个阶层的人群来说,怎样合理分配剩余资产、怎样保值增值是理财的关键。其次,90年代开始国家福利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住房、医疗、教育(对除农民以外的人群来说)不再是统筹包办,普通百姓必须对家庭的收入进行合理分配。再次,随着个人信贷及信用卡等产品的出现,提前消费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所接受,而提前消费就意味着不仅要对现有收入做规划,对将来的可预见收入来源也要有一个统筹的安排。

  上海证券报:有人说理财是有钱人的事业,也只有有钱人才懂得理财,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理财的功能和意义应怎样解释?

  刘鸿儒: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老百姓不需要买商品房,不需要买商业保险,不需要为孩子存续教育基金。但是现在时代不同,消费者必须对个人及家庭掌握的经济资源进行有效度量和合理分配,将资源优化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这对任何人都是一样。

  至于是否会理财的问题,应该说理财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除去专业机构的理财人员不说,并不是说高学历或是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就一定比普通老百姓更有优势。我就曾经遇到过与金融行业完全无关的部队护士、退休职工,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一样能够将家庭财务规划的很好。

  理财,要脱离狭义的财务投资,回归到人生投资的轨道上来。他告诉人们一种观念,那就是要规划人生,要系统合理的安排有限的资源,包括现有的物质财富和可预期但并不完全的部分。

  上海证券报:中国的理财行业刚刚起步,即使是相对成熟的银行机构的理财师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这样的差距应该怎样弥补?行业的成熟依赖于哪些因素?

  刘鸿儒:目前,全世界的银行业务都进入了向对私业务的转移。随着外资银行在华成立法人银行,与中资银行同台竞技,中资银行在理财业务及未来的私人银行业务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

  可以看到,中国的理财行业在不断壮大和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无论是在人才储备还是产品设计方面,中资银行的创新速度都很快。期间遇到的一些障碍也在逐步清除之中,如公司债的发行,目前已在制度完善之中。而随着投资渠道的逐步放开,以及金融混业的摸索成型,理财行业的创新和操作空间将更加广阔。

  理财师将成为一个中立的职业

  上海证券报:目前业内所称的理财师,多数是依托于各大银行的工作人员。他们首先是银行职员,其次才是理财人员。那么,从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是否应区分银行理财师、保险理财师或是证券理财师?

  刘鸿儒:理财师的队伍是应客户的理财需求而来的,客户需求决定了理财师队伍的大小,200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理财师。

  在中国,无论是从占金融业的资产比重还是市场份额,银行都是最重要的一个领域。理财师首先出现并成长于银行与此有关,也与银行依托于国家信用的行业形象有关。

  但是,一个合格的理财师并不是某一家银行利益的代表,而应该首先代表客户的利益,这是理财师最核心的宗旨。曾有来自机构的金融学院学员表示疑问,怕客户的利益与作为机构员工的工作指标有冲突,但是实际操作的结果证明了,做的好的理财师完全可以在其中找到平衡,并将客户第一的理念融入机构的服务宗旨中。

  上海证券报:一个优秀的理财师,应具备怎样的资格和素质?目前中国是否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

  刘鸿儒:理财行业虽然出现了已经快十年,但目前仍然只是在起步阶段。借用医学的概念打个比方,理财师并不是专科医师,而应该是全科大夫。

  理财师要熟知经济、法律、计算机技术、税收政策等一系列与理财相关的知识,并且不能停留在知识本身,要通过实践增强知识的实用性,要积累实战的经验。在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与国际CFP(国际金融理财师)组织合作开发的适用于中国学员的CFP课程中,允许有本土化内容比如税收政策的设计和融合。

  理财师的必备素质中,道德标准是极其严格的一项。此外,在理财师的知识更新、实战维护、继续教育等方面也有系统的计划和约束。

  在与国际CFP组织的接触中,对方提出了民办保证质量的意见。因此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推出了中国首个标准化的中国金融理财师教育。

  上海证券报:随着中国理财需求的增加,理财师的团队必然将逐渐壮大。理财师有没有可能脱离机构,完全中立的给出理财建议、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一个行业的出现需要怎样的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

  刘鸿儒:从目前的理财市场来看,家庭、个人的理财需求将会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虽然目前理财行业仍依托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但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出现专职的理财师,并出现合法的中立的第三方机构———理财师事务所。

  在美国,理财师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专业认证和技能的职业。在越富有的环境中,理财师的地位与私人律师、家庭医生无异。

  应该说,目前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与国际CFP组织在中国所进行的理财师培训及再教育工作,也是致力于在中国培育一个新的行业和职业。这需要社会理财观念的深入和推广,也需要相关法律和认证制度的完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