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怎样的生活才是高质量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6日 05:30 中国青年报

  实习生 白雪

  “应该把灯关了!只要把窗帘拉开,用自然光完全能照明。”8月14日下午2时50分,在“现代青年可持续消费观念研讨会”上,一位参加讨论的高中生提议。

  “拉上窗帘,降低室温,足可以让空调少耗两度电。”研讨会现场,马上有人反驳。

  说到节能减排,不同的年轻人有不同的想法。

  付赢涛是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高三学生,他所在的小组讨论的话题是:个人节能和(碳)减排是否会降低生活质量?

  这位去年的“环保大使”一口给出了答案:“当然不会!”

  他列举自己生活中的细节:不仅要随手关灯,睡前也要把所有电器插头拔掉;不开空调多用电扇,除非天气热到不能忍受,开空调则要保持在26摄氏度以上……在他看来,做到这些绝不会对生活有什么损害,“还不都是该做的事?”

  “可我如果有经济能力的话一定会选择私家车。”一位在《科学时报》实习的女生当场表示反对。她的住处离单位很远,每天要花很长时间挤公交车,来回几小时的车程让她不堪忍受。就她而言,尽管公交车排放低,但坐公交车,

生活质量肯定也低。

  今年的“环保大使”吴迪也在这个组,他小声但吐字清晰地说:“不管程度如何,减排难免会降低个人生活质量。”

  这位高三学生刚从英国考察回来。在他看来,在目前的条件下减排,势必要牺牲一些个人生活舒适度。“就拿空调来说,要减排就得少开,不是吗?”

  对此,

国家发改委
能源
研究所的姜克隽研究员倒是特别研究过。“那天我回家,突然发现电表显示194度,但我记得出门时还有200度。”他琢磨着,白天只有女儿在家,“难道小家伙一天就用了五六度电?”

  父女俩就此展开了讨论,到底是把空调开到25摄氏度舒服,还是用电扇舒服?最后甚至找到了搞医学的老专家。这位坚定的环保主义父亲甚至把和女儿的讨论引用到研究当中:电风扇开两天、三天,都比空调开一个小时省电得多。在他看来,年轻人要转变理念,要把这当成一种非常酷的行为。

  在这个组,一个在环保NGO工作的人说,生活质量是个人生活状况所决定的对生活的评价,顾名思义,每个人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对生活的质量和定义的看法都不太相同。

  “所有人都有权利认为消费是个人对社会创造了经济价值,觉得这样就能完全把消费所带来的负面的东西覆盖掉,他们不会有愧疚感。”

  “不能说我出了钱了,天经地义就该消费,这种概念我不赞成。”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家华看来,尽管个人负担得起,但占用的能源也多。如果超量使用,现有的资源会加速枯竭。

  来自BP公司的王威倒有个新的建议:如果政府对个人消费、个人减排有一些刚性措施或鼓励手段,有助于让个人来判断他的生活价值标准。

  他供职于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这家公司曾承诺,到2012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10%。事实上,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效率的提高,该公司预计节省近6.5亿美元。

  “当你开始认识个人生活质量和减排的问题时,也要看你怎样定义自己的生活。”在王威看来,生活质量绝不仅仅代表物质消费,用更宽泛的角度来定义生活质量,才能有效控制个人消费,实施生活中的减排。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