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温州太太理财变形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05:36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石朝格

  “两年多来我已参加了100多场理财沙龙,所投资的领域包括房地产、黄金、外汇、基金、股票,现在我的客户经理每月都会为我编制一份‘投资收益报告书’。”温州太太张颖(化名)坐在工行8n财富中心,说出这些话时,看得出她很自信。

  她的投资获利颇丰,资产已由当初的800万增至2000万。

  更令她得意的是,在几个月之前,她用所赚的钱让老公经营的企业度过了一次危机。一向不相信她能在投资上有什么作为的老公,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现在,有什么重大决策,他都会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

  这些转变是从3年前开始的。那一年,张颖的儿子考上北京舞蹈学院,年逾不惑的她也跟着来到北京。

  “那时,我已基本退出由老公一手创办的外贸企业,任非执行董事。老公的事业如日中天,忙得整天不归家,而我却呆在家无所事事,心里极度空虚。”在周围姐妹们的影响下,她也学会了打发时间的各种招数。最疯狂的时候,她每天都会去美容院,隔三差五飞一趟香港,一个月下来,能花十几万“公款”(老公的钱)。

  但是,这样的生活对于曾在生意场上打拼多年的张颖,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惬意。趁着孩子到北京求学的机会,她也想换个环境,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彻底改变了自己。2004年年底,她去中关村附近见一个朋友,发现在

北京大学旁边新开了一家超大型工行网点,出于好奇,她走了进去。

  “这里与家门口那些人声鼎沸的储蓄所太不一样了,每个人都彬彬有礼,服务热情细致,特别是那位接待我的小姑娘,在询问了我的情况后,得知我在北京没有什么朋友,就立即把我带到了一间大的会议室,把一帮正在听理财讲座的姐妹介绍给我。” 张颖至今记忆犹新。

她说,“这个小细节打动了我。之后几乎每周她都会给我电话,聊聊工行的新产品、房地产、黄金、股票市场有什么变化等。”

  2005年初,张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那天,我把分散在近二十张卡里的钱集中到在工行8n财富中心新办的理财金卡里,购买了100万元的人民币

理财产品。”客户经理告诉她,卡里总共有800万元。

  半年之后,100万变成了130万。从此,她一发不可收拾,相继买进广发旗下基金350万元,以银行“按揭”的方式在海淀区买了两套房,还短线炒炒黄金、外汇……在客户经理的建议下,她于当年年底以每股不到10元的价格持有了中信证券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优质股票。

  张颖的理财经历在温州太太中颇具典型性。在民营资本相对雄厚的温州,家庭闲散资本较多,而且生活品质较高,许多女性在淡出生意场之后,拥有许多独立的时间和空间,“身价不菲”的她们想要理财,更需要理财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去年年底成立的“温州太太理财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它的前身是曾经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叱咤风云的“温州太太购房团”。为了让自己的投资更为理性,目前,她们每月都会聘请房产、信托、证券、黄金、期货等方面的专家给自己授课。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张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相关报道:

  刘嘉玲与梁朝伟分开理财 投资上海新店开张(图)

  国有企业中层干部百事顺利也需要理财

  健康理财10概念

  更多精彩尽在新浪理财频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3,7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