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前辈级的理财教育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17:08 《大众理财顾问》
文/本刊记者 蔡莎莎 在理财这个圈子里,林鸿钧先生算得上是一位重量级的前辈。话语不多,却绝对是那种初次见面就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谦逊、严谨而彬彬有礼。这位在CFP培训讲坛上布道多年的长者,举手投足间流露的儒雅与话语间洋溢的和蔼让人不由得联想起自己的父亲。 中国第一代CFP “早在1994年,我就开始接触一些国外的CFP的书籍了。”一谈起理财业,林鸿钧先生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上世纪90年代,CFP远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门,专注于斯的背后,必然有其由衷的热爱。 从1984年开始从事公司理财、股票市场投资分析、寿险公司投资管理、共同基金业务推广、零售银行营运管理与个人理财规划业务的他,曾任台湾太平洋电线电缆公司总经理室财务投资特别助理、美商安泰证券投资顾问公司证券分析师、美国安泰人寿保险公司台湾分公司投资处协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台北分行个人金融处资深副总裁等职务。这位曾在理财圈里呼风唤雨的人物,对CFP可谓一见钟情,很快便与之“热恋”——通过读书、上网查资料,以及在帮助客户理财的实践中,参照国外CFP服务的6大步骤,构架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用自己的实践知识予以充实。 1995年,他在台湾地区率先开设了金融理财师课程。 “当年很多人认为我不需要参加CFP考试,可我这人喜欢考试,还是参加并通过了考试。”他大刀阔斧地从实战中走来,中年潜心做起学问来。静则伏案编写教材,动则传道授业三尺讲坛,再作为一名考生去乖乖地接受检验,多种角色转换游刃有余。 以热忱为要务的从业者 “您认为胜任理财师这个职业第一要素是什么?勤奋、悟性、知识结构、经验,还是人脉?”面对这个问题,林鸿钧先生笑而不答,他缓缓地将手心置于胸口,道出了“热忱”这个词。 “理财师的收费形式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规划费、咨询费、管理费等几种形式,等真正做到收管理费来赚钱时,客户源才会有稳定的增长。而你的热忱会让受益的老客户不断带来新客户。美国的理财师平均年龄是53岁,平均执业时间是二三十年。这就是说,你有可能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要和旧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没有热情就不能够持之以恒的。 “一个好的理财师,能力并不仅在于其掌握了多少专业知识,还在于他对客户的了解程度,如财务安全感需求、与家人关系状况、对风险的认知等等,要积累足够多的案例经验,而不仅仅靠软件去完成分析。而对这些情况的了解,依然需要一颗热忱的心。” 林鸿钧先生也提到人脉,他所谈的不是“杀熟”,而是客户口口相传的口碑力量。 在林鸿钧先生看来,理财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是从与人沟通的艺术,到变客为友的艺术。在他的鸿钧理财规划顾问公司,无论从事理财培训、个人理财规划咨询,还是帮助高资产族群进行信托与节税规划,他始终抱以“照顾客户”的热忱。 在使命感中求索的老师 把林鸿钧先生称作老师,确实名副其实。1994~2004年,他在台湾地区的安泰人寿、汇丰银行、金融研训院及8家银行、7家保险公司开办过理财培训课程,学生人数超过6000人。2004年4月开始,应大陆顾问公司与基金公司的邀请,到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讲授理财课程。2004年11月,应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的邀请,林鸿钧先生到北京讲授第一期中国CFP课程。迄今,他的足迹遍及各大城市。十几年过去了,他在金融理财界也可谓桃李满天下。当年第一批的学生如今有8名与他同在中国金融标准委员会执教,还有一些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理财顾问公司。作为中国的第一代CFP,他以他的渊博的学识与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成就了更多的CFP。 林鸿钧先生主动坦言,他喜欢做教育、做培训。“在台湾做理财教育每年教500个学生,在大陆每年可以教2000多个学生,我‘照顾’的人群会更大。”他惬意地笑起来,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在他自豪的神情中,折射的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台湾地区理财产品和利率多元化,理财市场与理财顾问公司较成熟,可以运用的理财工具较多,理财教学理论相对较浅,偏向实用;而大陆的教学中虽然是理论加实务,但学员的实战技能要弱一些。”林鸿钧先生举了个通俗的比喻:“好比老师送给学生一把牛刀,学生可能会先拿去杀鸡。就是说,从理论到实践还是需要一段路要走。但近年来大陆的进步蛮快的。”3年的时间,亲眼目睹大陆理财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林鸿钧先生对中国大陆的理财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让子女自主飞翔的慈父 林鸿钧先生培训过的学员累计近万人,理财著作也达十几本。但由于日常教学任务的繁重,目前在大陆仅出版了《基金理财》这一本专著。本以为,他作为一位父亲,对子女的理财教育定是发端早、立意深,以至于寻常家长不能企及。但事实上,他却来了个“无为而治”。这位父亲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做这一行的,便从小要求子女应当如何。要说有所要求,也只是从子女上中学时开始建议他们对消费进行记账。 如今,女儿已在高校主攻文学专业,而读高中的儿子则钟情理工方面的科系。这姐弟二人均选择了与金融甚至经济毫无干系的两个专业。林鸿钧先生表示会充分尊重子女的兴趣,并不要求他们能够继承自己理财这一行的衣钵,“他们将来也不会做理财师,至少现在看起来可能性不大。”林先生风趣地说。 “无需教育,全家人在一起理财观念自然会耳濡目染。”林鸿钧先生有着浓厚的家庭亲情观念,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为了理财教育事业,他举家迁至北京。现在做理财培训,虽然时常在各地飞来飞去,补给站仍然是他在北京的家。毕竟,家人所在,家之所在。 林鸿钧语录 理财是一个balance,在收入与支出间,也在现在与未来间。投资和消费都讲求中庸之道。 人是能主宰财富的。设立自己的财富目标,然后去规划自己的达标路径。这样就会比听之任之的人多一分胜算,而随波逐流的人成功是有限的。 一生赚的钱在生命结束的时候刚好用完是最好的状态,不要幻想给子女留下多少财富,关键是培养他们谋生的能力。金山银山,不如学会点金术。 年龄决定我持股时间的长短。二十几岁的时候,个股持有时间很短,年龄越大,选股越慎重,持有期越长。 即便是看好某一只股票,也有必要做一个股票组合篮子,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将某只股票看准、吃透。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