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星巴克和李嘉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15:25 《理财周刊》

  在文化上,中国人一向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情结,经常会放大外来者的冒犯;然而在投资市场上,从投资者到管理层都经常有点妄自菲薄,境外有点“风吹草动”,境内就“见牛羊”。

  文江南

  不在星巴克,就是在去星巴克的路上。

  这是美国人的一句俚语,两层意思,第一是星巴克开得多,和中国古代的“有水井处即有柳词”效果相当,第二是广受欢迎,电影《穿普拉达的恶魔》里,女实习生上班第一件任务就是给上司买“焦糖玛奇朵”。

  我也算一个星巴克迷吧,基本上每季的星巴克“黑围裙”都有收藏,约人见面也是以“某个马路交叉口的那家星巴克”来定地方,所以最近感到很遗憾的一件事情就是:故宫里再也不会有星巴克卖了。

  2007年7月14日的《新京报》报道,位于故宫博物院九卿值房的星巴克以及旁边的商店全部停止了营业。故宫有关负责人透露,故宫将对现有经营网点进行整合,以后故宫内的经营主体都必须以故宫品牌为主,“故宫品牌”的餐饮将出现。

  自从今年年初,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的一篇博客《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这个话题就成为社会广泛讨论的热点。作为从头到底关注着这个话题的人,我把关于此事件的方方面面作了一个总结。

  赞成“搬出去”观点的,包括芮成钢的“不登大雅之堂,西方上流社会对此哈哈大笑”,还有诸如“西方文化入侵”、“历史不对等,应该只有100年以上历史的商号才能进入”、以及“所有餐饮店都应该搬出去,都存在破坏文物的行为”。

  我觉得,这些观点不能说都不对,但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定量或者定性上的偏差,而它背后体现的不仅仅是“民粹主义”、“义和团情结”之类的意识形态问题,还有很多观察问题的方法论问题。

  比如说“不登大雅之堂,西方上流社会对此哈哈大笑”,你的理解是什么?是不是“西方上流社会觉得中国人能容忍星巴克进故宫是很好笑的”?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芮成钢所谓的“哈哈大笑”,是他曾经参加一个有星巴克全球总裁到场的国际会议,他现场提问星巴克总裁是不是会搬出故宫,对方哈哈大笑说:不会,我们爱故宫。

  再比如说“西方文化入侵”,其实是个很大的定量错误。我去过几次故宫,但一直到今年才第一次知道故宫还有星巴克卖,因为这个店铺实在很偏很小,只能容纳4位顾客,大部分是外卖,跟故宫里琳琅满目的卖火腿肠、

冰淇淋的小店差不多。其功能充其量是“便民+赚钱”,要承担“文化入侵”的重任,它还不配。我敢说炒作这件事情的人,没几个现场去看过。

  最可笑的是“100年以上传统商号才能进入”的观点。假如这样故宫里游客渴了只能喝“茅台”,饿了只能吃“狗不理包子”了,空调电灯恐怕是不能用了。

  其实我是赞成“所有餐饮店都搬出去”论的,故宫是中国人的骄傲,去参观的人理应有点敬畏之情,除了矿泉水可以定点供应,那种满大街吃喝的行为的确不严肃而且不环保,星巴克可以轰出去,但那些“故宫牌”火腿肠方便面什么的难道就不是亵渎文化了?

  讲了一圈故宫的事情,结尾还要回归

理财话题。

  最近投资市场也经常掀起“中西对比”的讨论。比如比比大家的市盈率,论论谁处于资产泡沫中啦,最有趣的是经常引用人家的“哈哈大笑”,比如经常出言反复的罗杰斯、退休后不甘寂寞的格林斯潘,以及最近发表“A股泡沫令我担忧”论的李嘉诚。

  我觉得这些事情和故宫星巴克事件有得一比。在文化上,中国人一向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情结,经常会放大外来者的冒犯;然而在投资市场上,从投资者到管理层都经常有点妄自菲薄,境外有点“风吹草动”,境内就“见牛羊”。其实何必呢,拿最近的李嘉诚来说,不客气讲他在港股上都不见得有发言权,在A股市场里,他报得出几家上市公司的名字?李首富聚财的确有一套,但在香港

资本市场上却是毁誉参半的人物,被他父子两“超人”套牢的股民不知道有多少。

  邓公有句名言:“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是至理。我不是说星巴克人人都该喜欢,更不是说A股市场没泡沫,我只是希望,投资者都能建立自己的理性坐标,不要被那些消息来源模糊不清,说话者水平不高的调调迷惑。投资是且只能是自己的事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