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太太女士炒股语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7日 11:27 厦门网-厦门晚报

  

太太女士炒股语录

  漫画/小牛

  在股市的大风大浪中,太太们的智慧可是得到了充分发挥。有的人改变选股角度,有的人转变操作思路,有的人干脆转移鸡蛋,把鸡蛋放到其他篮子里去。法子多多,目的只有一个——拯救账户。快来看看,理财娘子军的自救招数。

  手中有蓝筹

  下跌心不慌

  【太太语录】

  在快速上涨的行情里,蓝筹股的收益可能不如题材股,但在股市大跌时,蓝筹股的优势就很明显了:比较抗跌。

  黄女士,40岁,涉足基金、股票等投资领域,股龄7年

  黄女士从事外贸工作,是SOHO一族,也掌管着家庭财政大权。本次震荡,她手中买的都是蓝筹股,下跌不多,所以她并不紧张。

  黄女士从2000年开始炒A股,2001年炒B股,刚开始都很赚钱,可是没多久市场进入大熊市,她眼看着账面上的利润还没兑现就被深套,真是欲哭无泪,一直到现在,手中B股都还是没解套。

  今年,看到股市越来越好,黄女士又开始陆陆续续投资股票,收益还不错。总结过去的炒股经历,黄女士把主要投资目标都放在蓝筹股。她说自己应该算是比较稳健保守的投资者,买股票一般不会满仓操作,无论买卖都是分批进行,基本上都买绩优蓝筹股。

  她买的行业很分散,但都是“强势”行业,银行、钢铁、地产、港口、煤电……到底买过多少只股票她自己都快记不清了。她说,蓝筹股在大跌时较抗跌,就像这次的震荡,她买的一些蓝筹股逆市走强,就算有下跌,反弹力度也比较大。

  除了炒股,黄女士觉得买基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002年底,黄女士开始买基金,她还记得第一次买的基金是“博时价值增长”,当时买了15000元。

  黄女士说,后来她又买了两只基金,因为那几年都是熊市,基金表现也非常不好,有的甚至跌破发行价,一直到2006年初,情况才有所好转。几次股海翻船的经历让黄女士对基金产生了恐惧心理,后来又经不住别人的劝说,就赎回了两只基金。没想到,赎回后股市一路高歌,基金也水涨船高。

  黄女士吸取经验,觉得只要基金业绩不是太差,最好长期持有,不要轻易赎回,因为在牛市行情中,即使出现调整,时间也不会太长,而基金赎回后要4个工作日左右才到账,到时行情可能就已逆转,而且想再买入还要花去不菲的申购费,实在不划算。而且基金分红最好选择再投资可省去申购费。

  除了买基金和股票,黄女士也一直在拓展投资渠道,以分散投资风险。

  她购买了银行的打新

理财产品,收益不错,年收益率一般有15%左右,而且风险较小。

  她说,现在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很多,各种产品的细节设置都不一样,大家最好亲自到银行详细了解,把潜在风险、收益条件等都弄清楚了,再掏钱投资。

  炒短线不行

  咱改炒中线

  【太太语录】

  其实过去忙的时候反而更好,现在当了全职太太有了时间,坐在电脑前面不按几下键盘还觉得怪怪的,所以老是进进出出。我觉得以后一买进去就涨停的机会也不多,还不如做中长期投资好呢。

  骆女士,35岁全职太太,股龄9年

  “之前赚的都还给它了。”一个多月来,骆女士手中的股票缩水了40%,她痛定思痛,开始调整思路。

  她入市的想法和别人颇有些不同。“我是1998年开始炒股的。那时候年轻,钱放在身上一定会花掉。当时做的是房地产销售,奖金一季度发一次,如果存活期,这笔钱随时都会被我领出来花掉。我就想,买股票吧,真要跌下来也没什么,就当成强制储蓄。”

  她当时买的是王府井,一路从9元多掉到6元,于是一放就是3年,还真给自己结婚攒了笔钱。

  正因为有过这样“长线投资”的经历,骆女士对现在的调整并不担心。“那些钱本来就是用来享受的,无非是少买了些化妆品。而且每天最多也只跌10%,不会一天就变成废纸。所以,还不至于睡不好觉。”

  今年来,骆女士操作的都是题材股,碰上一个涨停就抛掉。

  后来她看着涨完还涨,就想着观察一下,结果从短线被拖成了中长线,直到昨天才艰难翻红。说起这轮调整,她觉得自己做对了一半。5月30日前,她已经半仓,因此还算盈亏互抵,“只割到外套”。但本周二她抄底不成,这才亏了钱。

  她说,自己有些朋友在银行和证券公司工作,常有些小道消息。过去的确挺灵,推荐的一只股票就曾拉了三四个涨停。此外兴业银行每周一会给客户发来短信,推荐8只股票。她的亲戚在那里开户,都会把短信转发给她。她平时也看报纸、电视,综合起来进行判断。她的心理价位是涨跌20%,本金亏掉20%就会割肉。

  当然,最近题材股的大跌也给骆女士的操作思路带来变化。她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蓝筹股。她说,自己会看一看基金重仓股的情况,跟着机构买。她想,等解套以后,就把手上的资金分成两块,一块自己操作,一块购买基金。

  骆女士说,自己以后就想做长期投资了。去年,她8元多买进中远航运,只持有了3个月就以9元多的价格卖出,现在却已经涨到了20元。说起这件事,她还颇有些懊悔。

  本是老股民

  今弃股从基

  【太太语录】

  基金要长期投资,我要继续把钱投资进去,为小孩将来上大学、出国留学做准备。

  吴女士,曾涉足股票、基金两大领域,投资年限有10年

  吴女士是买原始股的老股民,而今天她只“养基”。

  直到今天,她还记得当年分得原始股股票的事情。“刚刚开盘,我就把手上的原始股卖了,那时候什么都不懂,不像现在。”

  吴女士真正入市是1999年,刚开始她只听别人的推荐,有人推荐的股票她就买。那会儿,股市行情不错,各只股票都在涨。看到炒股赚钱这么容易,吴女士一直没舍得卖掉手中的股票,没想到,后来的熊市让她亏得一踏糊涂。这个经历吓得吴女士再也不敢买股票了。

  有一次,吴女士去一家银行办事,听见别人谈论基金。她也跟着买了国泰金马,因为当时还是熊市,这只基金的收益不高。去年,吴女士去听了一场介绍会,这下,她的投资概念一下子清晰了。她知道基金是要像储蓄一样长期持有,收获才最大。现在,吴女士办理了上投平衡双息的定投,还买了易方达平稳、易方达价值精选、华夏宏利、兴业全球视野等多只基金。

  最近股市震荡,吴女士受的影响很小。而这一轮牛市已经为她带来能买一辆私家车收益,吴太太觉得自己当时弃股从基,实在及时。

  

  堤外损失堤内补

  股票损失车位补

  【太太语录】

  炒股亏钱的时候,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不能放手,还接着补仓,死捂着。换个角度想,如果能堤外损失堤内补也不错啊。

  黄小姐,曾涉足股票、基金、信托等理财领域,股龄10年

  黄小姐工作10年了,结婚之前,她没有明确的理财概念,后来她发现自己可是一个投资好手。炒股带来损失,她从其他投资里追回不少。

  黄小姐的父亲有一家工厂,做五金加工,生意还不错,可黄小姐不愿意接班,她选择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刚开始,她的薪水不高,一个月赚1000余元,基本上“月光”。她的很多同学都在银行工作,于是,她听取同学建议,进入股市。她不光炒过原始股,还做过信托,当时的年收益大概在10%左右。

  去年9月,看着股市红红火火,黄小姐购买了30多万元的基金,到今年3月,获得70%的回报率。她便把基金卖掉,直接炒股。她投入40万元,到5月,她的账户就涨到58万元了。

  “换换换,不停地换股票,手上好的股票全换了,还要重新选股,再捣腾。”行情疯狂的时候,黄小姐还迷上了权证,华凌、五粮、钾肥,只要是认沽权证,黄小姐都玩了一遍。

  但在5月30日后的震荡里,她一下子就亏了30万元。

  但是黄小姐并不担心,她开了一家贸易公司,销售的就是父亲厂里的产品。前些年,黄小姐还早早地买了两个停车位,现在成了她心头的安慰。

  “三年前买的车位,买的时候是一车库两个车位,花了18万元。”黄小姐说,现在一个车位的月租金足有1000元,两个车位一个月就有2000元收入,这甚至比炒房还要赚钱。

  黄小姐还做过一阵子“炒房族”,不过都是无心插柳。

  她的家本来在鼓浪屿,后来搬到了前浦侨福城,住了两三年,有一些不习惯,就把房子卖掉了。她说,买房子的时候是1998年,花了14万元,到2001年,这套房子卖了25.6万元。从这开始,黄小姐还在鼓浪屿、轮渡附近买过房,后来也转手卖出。

  黄小姐说,每次买房都是想给自己住的。结果,

装修精美、结构合理的房子总能卖上好价钱。

  最近,黄小姐又在厦大漳州校区附近,买了两个店面和一个单身公寓,一共花了100万元。虽然还没交房,但她很看好,她说,随着厦漳大桥建成,5年之后这个投资肯定能带来好回报。这样多样化投资,让她收获不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