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市场不断变化 长期投资的基金也要定期视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6日 02:30 新闻晨报

  作者 艾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市场是在变化的,鼓励大家长期投资基金,但在这一前提下,尽量养成定期检查、监控基金资产的良好习惯,会有助于我们保持其健康状况。

  视察项目一:基金业绩表现是否达到预期?

    毫无疑问,业绩是我们考察基金时最关注的项目。只不过,建议你不要把考察的区间放得太短,最好在半年以上,否则再优秀的基金都可能因为几周之内没有跑在前面而遭到抛弃。

  检查业绩表现时,要选择不同长短的期间范围来考察基金的收益情况,并将长期收益率与其业绩基准、同类型基金进行比较。即便达到预期,但是远远落后于市场平均表现,你也要考虑,是不是该中场换人了?

  视察项目二:基金身材、风格是否依旧?

    “我跟她交往时,她还很窈窕,20多亿元的规模正好方便基金经理灵活操作。没想到一轮大比例分红的持续营销下来,居然增肥到100亿元以上。”“身材”突变的基金,无论在投资风格和表现上都跟过去判若两人,难怪小林比较胸闷。

  你想想,基金20亿元的时候可以买一堆中小盘

股票,到了100亿元,仓位中不得不增加很多大盘蓝筹股,腾挪起来就不那么方便了。规模变化并非不好,但是如果跟你以前持有的预期发生很大改变,那是要考虑一下要不要换个“女友”。

  当基金经理换人时,也可能让基金表现迥然。比较典型的是华夏大盘精选,在2005年底王亚伟接手之后,风格明显激进很多,晨星评级的分类也将其从配置型(混合型)调为了股票型。对于一些原本是明星基金经理担纲的基金,如果掌门人出走,尤其要值得关注。不一定马上就剔除出你的投资组合,但需要对日后的业绩表现做重点监控。

  视察项目三:基金类型有否发生改变?

    基金类型发生本质改变的情况并不太多。2005年7月景顺长城恒丰债券转变为景顺长城货币市场基金,算是内地基金“变身”的第一例。对于这种基金投资方向、本质特点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自然要马上审视是否让其继续扮演基金组合中一员角色。

  还有一种情况,是平衡型基金“偷偷”升级为股票型基金了。由于平衡型基金有灵活配置的特点,在牛市中可以增加股票仓位,在熊市当中又可以尽量向债券基金靠拢,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这类基金的股票仓位可能游走在0—95%。

  能够更多分享牛市的收益自然很开心,但是别忘了你当初买它的初衷,是希望尽量风险比股票基金少,表现更稳健。如果你持有的基金也经常变成“脱缰之马”,即便业绩很不错,但别忘了它可能加大你承担的风险。

  视察项目四:基金有无“犯规”行为?爆出“利益输送”丑闻,又或者基金重仓股中出现市场公认的“地雷股”、“强庄股”,就要考虑基金乃至基金公司的诚信问题了。视察时发现上述情况,就不要犹豫,赶紧将此类基金踢出局。

  视察项目五:市场趋势是否发生逆转?

    当市场的景气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你需要做出重新调整基金组合的决定,这跟具体基金的表现无关。比如当股市开始进入一个漫长的下滑通道时,保持一个高比例的股票基金组合自然会有问题,这时把基金组合转向以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为主,更能够帮助我们抵御下跌的风险。

  视察项目六:基金组合的平衡型是否被打破?

    随着市场的变化,基金表现各有优劣,可能三个月或者半年之后,你的基金组合的平衡性已经被打破:原来基本是股票与债券资产在7:3配置,现在因为期间股票型基金净值上涨太快,使其所占比例提高很多,偏离了最初的轨道,比如变成8:2甚至9:1。该基金组合的预期风险水平就开始高于原有配置。通过定期视察,可以帮助你对基金组合做一个“再平衡”,把超过比重的基金类型卖出一部分,在具体的品种中则是“汰弱留强”。

  相关报道:

  基金投资市场显现更加成熟的特点

  券商发布下半年基金投资策略

  基金投资人:变与不变

  更多 精彩尽在新浪理财频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2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