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储蓄存款大搬家:财运与风险同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 11:27 经济参考报

  吴学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最新发布的5月份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报告显示,存款分流规模呈现出扩大迹象。而在牛市思维的主导下,企业和居民对资金流动性的偏好以及选择证券资产的行为暂时不会显著改变。这表明受股市活跃影响,银行资金的“搬家行为”仍在持续且有所加剧。

  储蓄存款遭遇“雪崩”

  数据显示,2007年5月份,上海全市本外币企业定期存款减少410.1亿元,比上月多减796.9亿元,同比多减215.2亿元。央行上海总部指出,虽然今年5月份央行第二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且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明显加大,但仍未改变存款活期化发展趋势。在牛市思维主导下,储户对资金流动性的偏好以及选择证券资产的行为正呈“羊群效应”。虽说同比活期储蓄有所增加,但从银行吸储角度来讲,这部分钱并不能算是银行存款,因为储户既然不把这些钱存作定期,就意味着他们随时会取出来,现在只是拿银行当个“保险柜”。

  央行上海总部指出,5月份的数据显示,受股市活跃影响,银行资金的“搬家行为”仍在持续,而且出现了分流规模扩大迹象。如今年5月份,上海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企业存款减少544亿元,同比多减821.7亿元。这主要与交通银行A股发行验资资金划出等因素有关。此外,央行上海总部日前公布的个人消费贷款数据也表明:上海个人住房贷款自去年11月起已持续了七个月呈上升走势,并且增幅呈逐月扩大势头。分析人士指出,主要与近期

上海楼市回暖、提前还贷需求减弱以及股市财富效应显现等因素有关。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各家银行储蓄大幅下滑是由于火热的资本市场分流造成的,而银证转账业务,更让居民储蓄存款“搬家”变得十分快捷。去年底以来,居民储蓄资金大举向股市分流,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一道显著的风景。那么,将资金从风险较低的银行“搬家”到风险较高的股市,居民

理财行为的这一重大转折,其中有多少理性成分,风险该如何控制?

  A股、B股与基金成为资金“蓄水池”

  储蓄存款“大搬家”除了银行推出的

理财产品热销外,主要受到资本市场分流的影响。种种迹象表明,股市无疑是居民资金的主要“蓄水池”。现在,银行和证券商间开通了银证转账业务,使得资金“搬家”十分快捷。尤其是在新股上市或者基金认购和扩蓦申购的时候,通过银证转账将资金转入证券公司异常火爆。前些时候,外汇管理局提出藏汇于民,每人可以兑换五万美元,这对持续低迷的B股是重大利好。随着B股一轮行情的启动,许多人将储蓄资金转换成港币和美元投资B股。如华泰证券在南京的九家营业部最多一天有800万美元进入B股账户,相应挤占的人民币储蓄存款逾6000万元。而基金收益持续增长使得众多的储蓄资金又流向基金。

  随着股市赚钱效应显现,从2006年下半年起各种股票性基金越卖越火。以前一只基金的认购期一般在一个月,募集的规模也就在10多亿份的,而现在尽管实行按比例申购,有的基金一天就卖400多亿份。尤其是今年5月底至6月初股市出现大幅度调整后,个人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热情再一次升温。为了控制市场过热的局面,降低基金投资风险,证监会曾一度暂停审批股票方向的新基金的发行。但今年6月新批的发行的四只偏股型基金一投放市场,立即成为抢手的“香饽饽”。

  银行业人士认为,居民储蓄存款适度向资本市场分流并非是坏事,这说明居民的投资方式和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这也是国内发展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的目的所在。况且在流动性泛滥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进行投资者教育,引导多元投资,避免资金和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内,也是提高全社会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吸纳流动性过剩的重要手段。

  股市有风险承受力要匹配

  对于广大储户来说,储蓄大搬家并非坏事,因为近年来股市发生了质变,同样是火爆,2001年的股市是一个有问题的市场,投机性比较强;现在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市场制度性、规范性建设不断完善,而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股市更具投资价值。全球性的QFII基金都希望从A股中寻找投资机会,踊跃进入A股市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储蓄“大搬家”是否盲目,不能一概而论,判断标准取决于居民对投资风险的认识程度,特别是选择的投资品种是否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不可否认,时下储蓄分流速度是太快了,从中也折射出一些百姓投资者的不理智情绪。一些百姓在没有搞懂什么是股市和基金的前提下,就把储蓄“搬家”用于炒股、买基金,显示出股市羊群效应,而更不理智的是一些投资者用贷款或房地产典当来炒股或买基金,全然将股市的风险抛到脑外。

  目前有两种现象令人担忧。一是受前期赚钱效应的吸引,许多以前不炒股的居民,在投资知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将储蓄“搬”到了股市。比如许多人以为只要是银行卖的基金,就没有风险,而不知道现在买股票、买基金,相当于是在较高股价的基础上去接别人的棒,赚钱并不容易,随时可能面临着基金净值下跌的风险;二是有一些投资者幻想“一夜暴富”,以“赌”的心态筹集一切可以筹集的资金入市一博。不仅“搬”空了储蓄存款,而且还动起了典当炒股、以住房质押贷款炒股的念头。后者相当于负债投资,使得投资风险叠加,一旦失算,损失惨重。这两种资金“大搬家”,无疑就属于非理性的盲动行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