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深交所专家提醒股民 理性对待做多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18:06 新闻晚报

  据新华社电

  深交所及其综合研究所专家18日表示,当前深沪股市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高管“做多”上市公司的现象较为普遍,投资者应理性对待。

  专家表示,上市公司或大股东“做多”可能隐含增加股份、做高股价、未来高价套现的动机,可能导致市场或个股暴涨暴跌的风险。

  据专家介绍,上市公司“做多”的主要表现有:整体上市、增资扩股、资金清欠、并购重组、做高业绩、高送转股本等。

  专家认为,股改消除了我国

资本市场发展的根本性制度障碍,构建了上市公司不同股东之间相关的利益基础,为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创造了有利的市场条件,上市公司及其高管、大股东做优做强上市公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可能是一些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做多”的动机。有的公司基于增加上市公司控股比例的考虑,大股东采取了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增资扩股的策略,大量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或认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股份。此外,不管是基于未来上市公司股份套现的需要,还是将上市公司股份作为抵押、担保标的的考虑,做高上市公司股价对大股东和拥有上市公司股份的高管都是极为有利的。因此,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做高业绩、高送转股本等行为,都可能包含着做高上市公司股价、未来高价套现的动机。

  上市公司“做多”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专家表示,只要整体上市的资产、大股东以资增股的资产、置换重组上市公司的资产都是优质资产并且作价公平合理,只要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转股本有足够的业绩支持和成长性支撑,这些“做多”上市公司的做法是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而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

  但专家也指出,违规的、仅仅具有短期“题材”炒作意义的“做多”可能导致暴涨暴跌的风险。

  专家还表示,股改后,有的公司在“小非”和“大非”减持压力下仍能持续大幅上涨,原因较多,其中也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高管积极“做多”有关系。有的个股暴涨,则主要是“做多”上市公司的市场反应。一旦这种“做多”上市公司的行为不能持续、效益不能凸现,并且出现“大非”现实的上市流通压力时,其股价就可能出现暴跌的风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