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人人都有可能是巴菲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7日 09:57 大洋网-广州日报
5月29日,沪指轻松地越上了4300点的整数关口,又一次的刷新历史记录。股民笑逐颜开。 5月30日,印花税上调至3%。,大盘回落至4053.09。近千只个股跌停。股民愁云惨淡。 6月4日,3670.40。沉默。 6月12日,上证综合指数再上4000点。大盘泛红。股民重拾信心,欢欣鼓舞。 …… 有网友说,炒股是人性的一场盛宴。在股市中,人的贪婪、惰性、赌性、依赖性、散漫、虚荣无所遁形。人类可以战胜自然,但也许往往无法战胜自己。技术分析可以学习,但是心态却学不来。唯有在牛市的无限欣喜中经历过几次大跳水的心惊胆战,才能得到历练。也许,只有战胜了内心的贪婪与恐惧,打败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弱点,你才能心如止水从容面对这市场的起起伏伏,从容冷静地作出正确的决策。炒股归根到底是自己与自己的斗争。这里,有鲜花绚烂,也有“尸骨”遍地。 你是哪一型股民? 跟风型: 特征:基本没有股票知识,也没有什么投资计划,只是看到周围人都在炒,不免芳心大动,凑一把热闹也好。 编辑晓琳是个慢性子,做什么都比普通人慢半拍。休了产假回来后,发现办公室里的同事们竟然都在炒股。晓琳不甘落伍,可又不懂行情。“炒还是不炒呢?”犹豫着,几天过去了。银行的钱转入股市时又出了些波折,几天又过去了。眼睁睁地看着同事们天天欢天喜地地谈论又赚了多少,晓琳终于开户成功。她笑言,“城中盛事哪能少了我呢?”证券知识可以先不补,但热闹是一定要参与的。可没想到,晓琳5月29日刚入市,30日,股市就经历了近期最大的振荡。晓琳在股市中的2万元钱还没来得及钱生钱,就被牢牢套住了。不过,她也想得开,“没事,不就2万元嘛,先放着吧!” 中华英才网近日就白领炒股的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称“对股市略知一二,还处于学习阶段”,更有8%的人表示对股市完全不了解。在不具备相关股票知识情况下入市,很多股民的风险意识着实令人担忧。 投机型: 特征:基本属于炒消息,哪有消息往哪儿打,自己稍懂一点股票常识。常做短线投资,交易频繁,赚一把就走。 2007年6月4日,一大早公司职员王辰就收到远方朋友的短信,“赶快买入600×××,听说最近要大幅拉升,至少翻番。”看完消息,王辰异常激动,回到办公室赶快压低声音把消息告诉了身边的同事,同事听后又纷纷通过电话、短信、MSN告诉他们的朋友、家人……消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跨过珠江、长江、黄河飞遍万水千山。炒股数个月来,王辰在股市上靠消息炒短线赚的钱已经远远超过了工资。 经历过熊市的老股民,一般胆子都比较小。而刚刚投身于股海的新股民们,则是无知者无畏,一往直前,勇不可挡。有过血泪史的老股民都相对保守,在新一轮的大牛市中,反而没有新股民赚得多。一眼望去,靠消息炒短线的投机型白领股民不在少数,赚钱的也不少见,但在股龄十几年的老股民马杰看来,靠消息盲目选股完全不靠谱。“就像结婚一样,你都不认识对方,怎么结合?即便碰巧了对方不错,也是运气,但你就能保证运气回回都有用吗?” 技术型: 特征:有捂着不动的巴菲特型,也有炒短线的索罗斯型,但都有根有据,技术、指标至上。 今年43岁的罗国伟是一家IT公司的副总,从上世纪90年代玩纳斯达克开始,老罗的股龄已经有十多年了。玩过纳斯达克,在香港股市也沉浮过,2005年,老罗开始转战国内的A股市场。当年罗国伟所在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前,经常和证券公司打交道,老罗跟着证券公司的经纪学会了如何看分析上市公司的业绩,看财务报表等很多相关的股票常识。从那以后,老罗经常看财经类报纸、杂志,上网学习如何分析股票。时间长了,上市公司分析数据中那些常人眼中枯燥的数字,对于老罗来说都意义非凡。经过在股票市场的长期磨炼,老罗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股民。之所以将资金转而投入国内A股市场,他看好的就是目前中国股市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纳斯达克和香港股市时,老罗的作风是长线投资,选择基础工业及有创新和过硬产品的企业,买入,一放,就是一两年和两三年。目前投资国内股市,他也是着眼于公司的业绩,通过分析作出判断,选好股票至少持有一个季度和半年,当股票的市盈率偏高时就会退出。“目前A股还没有做到持有1年。” 在股市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如今,罗国伟的心态很平稳。他说,“股市有风险,涨跌都很正常。”涨了,他不会那么兴奋,跌了,心情也不低落。“过去锻炼出来了。”他笑言。况且,“中国未来的GDP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他觉得炒股的生活很充实,“因为要分析公司乃至行业的经营状况、业绩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了解比过去更加全面。” 对于收入有限的白领们来说,股神巴菲特的总结也许颇有启发:“如果买了很差公司的股票,就要马上抛出,因为丢弃它才能拥有更好的企业。而如果你买了很好公司的股票,千万要长期持有。最重要的是,即使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在我耳边秘密告知未来利率的去向,我也不会改变任何投资计划,独立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巴菲特的赚钱方法是公开的,但心急的中国股民,有几人能独立思考,有几人能笑到最后呢? 玩的就是心跳 股神巴菲特被很多人奉若神明,他的理念是寻找被低估的股票长期持有。当年巴菲特最骄人的业绩是持有《华盛顿邮报》30年,股票价值增长也不过128倍。相比之下,网站的财经编辑李鸿比股神还要股神了。她去年全年的收益率就在135%。但是,造就她的也许不光是她的聪明才智,更是去年开始启动,并不断疯长的股市。在这样的股市中,只要想打听,满耳朵都是某某赚了多少倍的“神话”,细究,身旁只要去年就入市的人,至今股票翻了两三番的不在话下。 但,一切都有转折。 2007年5月30日,是个不寻常的交易日。这一天是财政部宣布将股票印花税由1%。调至3%。的第一天,一开盘大盘指数就跌去四百多点,沪深股市放量下跌,跌幅均超过6%。据统计,967只个股跌停。多少新老股民一下子陷入了心灵的一片恐慌。各大网站的股市论坛上,一片恐慌之声。人们不再自以为是,不再满怀信心夸耀自己。昨天还是神采飞扬,而今已是冰火两重天,陷入茫然…… 但,一切亦有转机。 2007年6月4日,上证指数跌破3700点。随后几日,股市逐步泛红,缓缓回暖。各大论坛的股市阵营又是一片“买进”的呼声,人们又开始群情激扬。 这就是股市,玩的就是心跳。看众生相,着实比股票本身还有趣。每个进入的人,都满怀信心地相信自己绝不是接最后一棒的人。 很多人都说,其实炒股玩的就是个心理。凡是炒过股的人,谁没经历过神经紧绷,被那红红绿绿的线条牵动的时候呢?生活因股票而发生着改变。工作变得心不在焉,和家人平日温馨的聊天话题都变成了股票,涨一点就沾沾自喜,跌一点就提心吊胆,和朋友的聚会少了,运动少了,悠闲的散步时间缩水了……说股票会使得一个人内分泌失调都毫不过分。都是股票惹的祸。看到红色,情绪就高涨,像吃了兴奋剂,看到绿色,心情就低落,两眼无神,干什么也提不起劲儿。理智在说:不要贪,不要贪,见好就收;情感却发出另一个声音:说不定还能再爬升几个点呢,再等等吧!理智和情感就这样不断交战。 炒股带来的心态变化和情绪波动在工作中显现出来。前程无忧网近期关于“炒股与工作”的调查显示:86.2%的人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心情随着股价而变化。43.7%的人发现上班时间自己变得很不耐烦,35.6%的人发现自己工作效率降低,思想不能集中,21.4%的人发现自己的生活习惯被打乱。匆忙挤入股市,很多白领患上了“股市心理综合征”:长期处于紧张、沮丧、后悔的情绪中,患上了失眠、焦虑、抑郁、嫉妒及情绪失常等心理问题。 第四代股民:财商不可少 财商知识教育,在美国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人生幸福计划”。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存钱、借钱、与人分享钱财、让钱增值,以及应该如何依法纳税,如何让孩子生活在理财意识的氛围中,逐渐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培养善于理财的品质和能力,是美国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经济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的雄厚民间基础。这也是美国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而在我国,传统文化讲究“君子言义,小人言利”,财商教育始终没有跟上。诸多白领们投身当代的经济大潮中时,既能感到处处都是机会,又无所适从,作为成年人,有时却会丧失理智和判断力,连起码的风险意识都没有。 在中山大学金融学博士吴丁杰看来,刚刚入市的第四代股民与勇于试验探路的第一代、一再上当受骗的第二代,以及跟着指挥棒转得晕头转向的第三代相比较,他们不知道证券市场是个投机市场,也是个风险市场。他们满仓进出,完全不知道“风险”二字。借钱炒股的白领亦不在少数,财商已是如今“智商、情商兼得”的白领们共同追求的又一大目标。2007年《中国私人投资理财报告》中显示:60%的理财者处于25~34岁之间。他们处于人生黄金阶段,工作、家庭的压力使他们对财富增长的渴望度日益上升且尤为迫切,理财产品的匮乏以及忙于工作而疏于关心理财信息使得很多职场人不知道该怎样让钱生钱,而眼前的牛市如同一帖兴奋剂使这些苦于“投资无门”的白领们为之疯狂。 看来,经济生活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白领对于提高自身的财商已是迫在眉睫,财商的高低和风险意识的有无与决定了能否有效地规避风险。白领自身的充电学习以及在资本、金融市场中的尝试和实践不失为提高自身财商的一个途径。 当职场遇到股票,情况如何?近日,前程无忧网就白领炒股所做的调查显示,在白领股民中,有超过四成的人平均每天花四五十分钟关心股市,30%的白领用30分钟以下的时间关注股票,但也有0.7%的人会花4小时以上的时间关注股票。只有5.6%的人炒股是出于尝试和好玩,有94.4%的人炒股的目的就是赚钱。57.5%的人认为工作比炒股重要,炒股必须让位工作;33.8%人认为工作很重要,但是在目前的大牛市下,守着股市更重要。6.3%的人视工作和炒股并重,有2.4%的人甚至表示如果股市一直走强,干脆辞职专业炒股。在大盘疯涨的情况下,许多白领冒着被“炒鱿鱼”的危险也要炒股。 关于你是如何安排炒股与上班的?68%的白领股民认为“工作更重要,利用休息时间炒股”,22%的白领选择“工作太忙,交给专人代理”,10%的非理智白领股民承认“没心思工作,人在公司,心在股市”。调查发现,约七成的企业管理者不愿意下属上班炒股,而超过85%的炒股白领坦承,股市的波动影响到他(她)的工作表现。 超过四成的人平均每天花四五十分钟关心股市,这让企业管理者们伤透脑筋。有27.3%的人说,公司明令禁止员工上班时间炒股,52.8%的人说公司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明显反对员工上班炒股票。13.7%的人表示上司也在炒股票,所以自己上班炒股没危险,只有6.2%的人说上司不干预、不反对员工上班炒股。调查显示,大多数公司不采用明文形式限制员工上班炒股,但是会采用屏蔽证券软件、不轻易准假、增加工作量等手法曲线进行干预限制。 对于很多白领来说,随时在线,盯大盘,看消息,已经是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炒股收益超过工资收入,白领谁还在乎每月有限的几个钱呢?有些公司使用防火墙封闭了炒股软件,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白领们很快开发了手机炒股这一新领域,让老板防不胜防。 据美国媒体统计,1999年有2280万名美国白领在上班时间上网炒股,一时间,25%的企业网络所连接的网站都与工作无关。据了解,美国股市和互联网应用同时进入高潮的时候,美国办公室曾刮起过一阵炒股风。当时美国老板们对此现象也十分头疼,他们向专家求助,建立了各种新式的防火墙,让员工的电脑无法上网连接投资理财网站,同时订立了更严格的办公室规则,最后,还是在老板和股市泡沫破裂的双重打压下,美国白领才戒掉了“股瘾”。 看来,当职场遇到股票,还需市场本身调节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