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理性辨别预期收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 02:40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刘志飞

  今年以来,银行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明显受到欢迎,但不少投资者反映,预期收益的构成让人摸不着头绪。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日前一份报告中指出:“去年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有夸大收益之嫌。”

  预期收益率不可靠

  社科院金融所“理财产品评价项目组”,日前对外发布了《IFB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及评价报告》。这是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发展以来,国内首份由独立第三方依据自建数据库作出的分析报告。报告依据预期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产品预期到期收益率与相应币种、期限存款利率的差),对当年发行的69只人民币理财产品和503只外币理财产品进行了评价。

  从评价结果看,挂钩产品投资价值要好于非挂钩产品。不过通过建立模型来测算一项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并将之与

商业银行公布的该产品最高预计收益率相比较,发现部分银行的部分产品,有夸大收益之嫌。据统计,挂钩产品中,有32%强的产品,其预期收益比银行预计的最高收益率低10%以上;另有近13%产品,预期收益率比银行预计的最高收益率低50%以上。如去年8至11月间到期的2万元一年期5款产品中,有两款收益率为2.152%和1.05%,低于同期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水平;某银行已到期的
汇率
挂钩型产品中,有8期产品实际年收益率小于1%,17期产品年收益率低于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

  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报告显示,存在夸大收益率“嫌疑”的,主要是挂钩类结构型产品。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结构型理财产品,收益率构成都较复杂,而对外公布的预期收益率,从5%到20%,再到45%不等,一个比一个诱人。上海银监局日前提醒,各类挂钩型产品预期收益率趋升,但最高预期收益率只是在理想状态下才能实现,很多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

  近期结构型理财产品,大多挂钩股市为主,据粗略统计,其预期收益构成,主要有以下类型,第一种是根据连接标的(如某一指数)涨幅,以及预设的较低参与率,决定产品最终收益。这种收益构成相对复杂,投资者很难算清最终收益;第二种是银行选择某一指数做连接标的,只要连接标的不跌,客户即可获最高收益。这种收益构成相对简单,但其最高收益标准,还取决于银行与国际投行的谈判能力;第三种是根据连接标的震荡幅度的大小,来决定产品的最终收益,这种收益的构成比较容易实现,但是预期收益率的想象空间并不大。第四种相对比较简单,产品最终收益完全跟踪连接标的的走势,收益上不封顶,但也不保证本金,因此这种产品风险较大,而盈利想象空间也最大。

  理财专家表示,投资者须谨慎考量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目标收益率,在了解产品预期收益设定规则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相关新闻:

    买理财产品勿陷两误区 预期收益未必都能实现

    新QDII产品本月蜂拥上市 预期收益率最高达30%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越叫越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04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