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从理财到投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 07:45 上海金融报

  朱辉

  “理财”,历来都是中国人生活中特别重视的内容,不过在过去几千年,所谓理财无非是节俭,大不了买几亩地,所以理财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

  父母那辈人物质生活匮乏,不过收入越低微越喜欢储蓄,让存折上日积月累不断增加的数字带给自己安全感。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笔大储蓄能让人下半辈子不劳而获成了许多人眼中最大的幸福。二十年前,听说某人有十万存款,邻居们往往艳羡地说他今后不工作,吃利息都够过一辈子了。

  利息这个吸引了中国老百姓几十年的东西,在物价不断的攀升中渐渐失去了光环。现在谁有个一两百万,包括他自己和旁人都不敢保证他下半辈子可高枕无忧了。白领、金领35岁前打拼,35岁后休闲养老的设想在变化莫测的物价行情下,越来越不现实了。于是,有别于储蓄的其他理财方式渐渐在老百姓中普及起来,虽然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复杂的理财方式,不过为了让手头的财富不至于贬值,也别无选择。

  储蓄这种传统的理财方式很适合中国人相对稳健、保守的性格,因此,高风险的炒股照理应该不会吸引太多的普通老百姓。可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中国股市常常令

股票史有几百年的西方人瞠目结舌,疯狂、盲目、全民参与等屡屡让按经济学理论预测分析行情的专家出丑。原本让西方人感觉有些神秘的中国人,现在更让他们雾里看花了。从保守到冒险,从热衷于储蓄到卖房子炒股,中国人理财思维上的蹦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奇观。

  理财为什么理着理着就变成了全民投机?一是中国人固有的从众、攀比心理往往造成非理性投资,一旦社会上形成一两个投资热点,盲目涌入的闲散资金很快让投资变成了投机。二是对于外来诱惑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20%、30%这样高的投资回报率,也许大多数民众并不怎么动心;对于复杂理财技术的畏惧和对风险的担心,使他们宁可选择回报率只有其十分之一的储蓄。而一旦身边有人获得了几倍的超高额回报,诱惑便足以让理智崩溃了,再大的风险也挡不住投机的冲动。

  追求稳定的保守思想与好赌的冲动并存;喜欢凭感觉,不喜欢太复杂的理性分析……这些是国民普遍的理财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理财性格决定了国民在储蓄与投机之间的两极跳跃。

  理财渠道少固然需要引起重视,我们的经济学家更应该适应国民理财心态和性格特点,多研究推广一些适合国民操作的理财模式,减少民众投资的盲目性,让理性投资取代投机成为理财主流。

    相关新闻

    升息预期渐强百姓理财何去何从

    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敌存款利率

    家庭理财请遵守4321定律

    更多精彩尽在新浪理财频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1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