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如何关注基金的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11:40 卓越理财

  文/陈榕

  近几个月来,面对基金投资的狂热,不少基民有点被回报“冲昏了头脑”的感觉,大多数基民并没有对基金投资进行更多了解,更不知道投资中收益和风险的“亲密关系”。其实,只有了解基金的风险,投资者才能在高回报面前保持理性的头脑。

  标准差、贝塔系数与下行风险

  传统投资学中,往往通过考察基金过往的风险来衡量基金的风险水平,最常见的工具是标准差、贝塔系数(β系数)和下行风险系数。

  标准差又称波动幅度,是指过去一段时期内,基金每周(或每月)回报率相对于平均周回报(或月回报)的偏差幅度大小。基金每周回报波动越大,标准差也越大。例如,基金A过去52周每周回报率都是1%,那么其标准差为0。基金B的周回报率是不断变化的,一周为5%,下周为25%,再下周为-7%,那么基金B的标准差大于基金A的标准差。而如果基金C每周都亏损1%,其标准差也同样为0。

  单只基金本身的标准差无法显示其风险大小水平,投资者应将基金的标准差与同类基金或者业绩评价基准的标准差进行比较。如某只基金的标准差为25%,这个波动水平是高还是低呢?如果同类其他基金的标准差大多在20%,25%的波动水平算是较高了。又如你可以发现两只基金的回报相似,但波动水平却有明显差异,对于不喜欢波动的人来说,了解这一点很重要,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应坐快车的。

  贝塔系数衡量基金收益相对于业绩评价基准收益的总体波动性,是个相对指标。贝塔系数越高,意味着基金相对于业绩基准的波动性越大。贝塔系数大于1,则基金的波动性大于业绩基准的波动性。反之亦然。

  如果贝塔系数为1,则市场上涨10%,基金上涨10%;市场下滑10%,基金相应下滑10%。贝塔系数为1.1, 市场涨10%时,基金涨11%,;市场下滑10%时,基金下滑11%。贝塔系数为0.9, 市场涨10%时,基金涨9%;市场下滑10%时,基金下滑9%。

  另一方面,标准差和贝塔系数所量化的对象是回报的波动,而没有体现基金的下行风险,即亏损的可能性。如上例,尽管基金B的标准差较大,但其风险并不一定比基金C的风险大。换而言之,标准差大的基金可能没有下行风险,而仅仅是收益波动很大。

  晨星采用了一种考察基金下行风险的指标,又称晨星风险系数,用于衡量与同类基金相比较、某只基金的下行风险。下行风险指基金回报率低于同期无风险收益率,其中,晨星采用中国国内一年期银行定期

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该系数越高,说明与同类基金相比,该基金的下行风险即亏损率越高。

  用统计工具作为衡量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基金风险。但投资者应当记住,低的风险衡量指标并不能保证投资的百分之百安全,因为没有任何指标能完全准确地预测基金未来的风险。

  关注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虽然风险统计指标不能消除基金的风险也并不能预测未来,然而,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投资者通过考察该指标挑选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成为健康、理性投资的基民。这是因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回报,则是基金投资中的明智之举。

  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主要由以下几点决定:投资期限的长短、投资目标金额与持有组合金额的比较大小等。其中,如果投资目标的金额与现持有组合的金额差距越大,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也就越高。通常,投资目标金额相对较小、投资期限较长,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高。而如果投资目标金额相对较大,投资期限较短,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就大大削弱了。

  其次,投资目标的重要性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保证个人财务安全的相关投资目标往往被视为重要的投资目标。例如,维持现有生活水平,或保证亲属生活水平不受损失,是十分重要的投资目标。而一些奢侈消费的投资目标则往往重要性较低。因此,对于十分重要的投资目标而言,风险承受能力应给予充分的考虑,因为如果该目标未能实现,对投资者自身影响十分大。

  虽然相对于

股票而言,基金的波动幅度比较低。但是随着牛市来临,基金的波动幅度呈现上升趋势。投资者应当承受合理的组合波动范围。通常从长期看,高回报伴随着高波动。有的投资者希望追求高的预期收益,但如果其要承受的波动超过了自身能力,这并不是有益的。这时,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预期收益,充分考虑投资目标金额和现有组合金额大小与未来投入金额之间的差距,进行合理的调整。

  ( 作者单位 Morningstar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