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4000点:睁大你的眼睛(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 15:50 《理财周刊》
“全民炒股”加剧市场波动

  从市场形态来说,和A股市场更为接近的是中国台湾市场——散户成为市场中不可忽略的主要力量之一,相应的,中国台湾在经历大牛市的几年中,市场的波动也显得更为剧烈,暴涨暴跌成为市场的常态。

  中国台湾的大牛市开始于1985年,在进入大牛市前,居民银行存款/总市值的比例在1.6 倍左右。股市启动后,在赚钱效应的吸引下,普通百姓投资股票的热情被极大程度的调动,民间资金开始蜂拥入市。和A股市场一样,当时中国台湾证券公司的开户数短期内激增。1989 年底,中国台湾股民开户数达到500万户,相当于当时中国台湾总人口的约四分之一。

  中国台湾股市从启动到泡沫顶点,经历约5年时间,期间经历了几次暴涨暴跌,程度相当剧烈。

  第一波从600多点启动,到1987年10月到达4600多点,2年间指数上涨了6倍多。很快股市出现骇人的“黑色星期五”,在到达第一个高峰后,第二天开始转向暴跌,接连狂跌了近3个月,指数下跌了50%,最低到达 2300多点。

  此后行情又迅速恢复,直到1988年9月26日到达第二个高点8870点,1年中,指数又翻了1倍。不过到9月29日,中国台湾股市又开始第二次暴跌,此次调整一直延续到当年12月21日,指数跌掉近37%。由于入市资金规模已相当庞大,机构和个人均损失惨重,社会震动比上一次暴跌大得多。

  此后又经历了一波行情,指数在泡沫顶点一度达到12000多点,股市整体市盈率超过了60 倍。在1990年2月,中国台湾市场由牛转熊,仅半年时间,指数就跌去8000多点,几乎全民套牢,指数最低一度跌到2000多点,仅是最高点的“零头”。而12000点直至现在仍是“遥远的回忆”,市场未曾再度企及。

  和A股市场一样的是,中国台湾当年的散户散户投资者比重相当高,几乎是全民炒股,开户总数占中国台湾人口的1/4。同时不少投资者倾向于短线投机,博取差价,致使市场的波动幅度不断加大。

  从这个角度说,尽管我们认为市场近期还将有相当涨幅,但震荡必然是其中的“调味剂”,投资者在享受股市成长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心理承受能力的挑战。

  A股:牛市行情还未过半

  日本和中国台湾股市所经历的起步、腾飞、泡沫以至于泡沫破灭的过程,对A股市场显然是比较重要的参考。尽管A股的平均市盈率如今已不便宜,不少泡沫论者也反复提示泡沫的存在。但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来看,现阶段A股市场上涨的动能仍然充分。

  第一个理由是众所周知的,也就是流动性过剩。资金的推动成为这轮牛市的主要动因之一,同时目前来看,此趋势并未发生变化。近期全球股市几乎都连创新高,流动性过剩被认为是当仁不让的主导力量。

  第二个理由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仍然较为乐观。4月19日和4月20日两天,上证指数的跌宕起伏无疑是市场对宏观经济反映的最好的注脚。4月19日早晨,由于统计局推迟发布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市场对通货膨胀以及紧缩政策的忧虑不断升温,关于近期加息以及准备金率上调的传言逐渐扩散,上证指数因此大跌近200点。

  而此后实际的公布数据显示,CPI上涨2.7%,虽有通货膨胀“苗头”,却并不“危险”,市场因而松了口气,指数于第二天扶摇直上,以大涨100多点收盘。

  此后,央行于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前宣布上调准备金率,但4月30日开盘后,指数迅速上涨,丝毫不为准备金率上调所动。过去的利空因素此时被市场理解为“利空出尽”,投资者的牛市心态可见一斑。

  从最近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尽管较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不过有抬头趋势。为抑制投资快速反弹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市场普遍预期宏观政策仍将保持紧缩,信贷投放仍将受到严格控制,再次加息可能性增加,不过也有不少宏观经济分析师认为,由于外需将放缓,年内加息次数有限。整个宏观经济态势相当平稳,在下一次统计数据发布之前,对市场难以构成严重威胁。

  第二个支持股市继续上涨的理由是政策因素。此前周小川以及其他官员的讲话都在不断的传达积极信息,发展股市成为各方共识。

  和日本相比,中国今天的金融开放程度远高于当年的日本,政府对资金流入的控制力也远高于当时的日本,同时政府对待货币升值的态度也大不相同。日本在1985年到1988年的3年间,货币每年升值约22.5%,此前在70年代,每年约保持7.4%的升值速度。与之相比,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大大低于日元,从理论上说,也为A股市场争取了更多的景气时间。

  同时,为了控制资金流入日本的速度,当年的日本政府采取了相当过激的手段,从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共调息350点,使日本贴现率迅速攀升至6%。与此同时,当局还禁止金融机构发放不动产贷款,并迫使银行逐步回笼资金。如此激烈的动作,立即刺破了泡沫,导致股价和房价大幅下滑。

  和当年的日本相比,中国政府的政策显然更为温和,这一点也为股市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第三个理由是,上市公司的业绩仍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4 月30日披露年报的1474家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 0.24元,同比增长25.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54%,同比增长14.22%。

  如果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继续保持,按照目前40倍左右的整体市盈率(按照2006年年报)来看,动态市盈率水平将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按照市盈率和货币存款率之间的理论关系来计算,目前A股市场的市盈率并非“离谱”。理论上说,美元目前的存款基准利率是5.25%左右,因而美国股市的市盈率保持在1/ (5.25%)=19倍是合理的。照此计算,我国人民币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79%,如果把利息税也考虑进去,实际的存款利率大约为2.23%,相应的市盈率是1/(2.23%)=44.8倍。沪深股市的市盈率水平仍在合理区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中国台湾当年泡沫破裂的时候,市场的整体市盈率水平在60—70倍左右,与之相比,A股市场仍处于半山坡,牛市之路仅仅过半。

  投资策略:精选个股

  尽管我们对市场的未来走势保持高度乐观,但就短期投资策略而言,我们仍然持保守态度。从基本面角度出发精选个股,是我们近阶段推荐的投资策略。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以后,市场长期牛市和短期估值压力的博奕可能更为激烈。就短期看,市场的高度已经超过部分个股估值所能承受的范围。尤其是随着年报和季报披露期临近结束,部分前期涨幅过高的股票在业绩参照对比下,将逐步暴露估值过高的短板,无实质性利多因素支撑的绩差股可能面临较大的调整。

  从个股来看,近来市场热点仍以业绩为核心。即使是市场热炒的所谓“概念”,诸如股权投资、资产注入,其隐藏的核心仍然是“业绩增长”,市场往往将其持有股权或者注入资产折算为公司的业绩,从这个角度说,挖掘有成长潜力,业绩增长超预期的股票应成为下阶段的主要策略。

  随着一季度季报的公布,业绩高增长或者超预期增长的个股已重新受到市场关注。比如S 深发展受一季度业绩高增长和股改的利好预期下连续走强,平安保险在高增长的预期下估值不断抬高,受到市场追捧。而诸如岁宝百货、海欣股份等参股金融公司受益股近期持续走强。

  与此同时,属同行业的个股之间也呈现涨跌互现之势,个股走势分化明显,尤其是前期涨幅巨大的股票,开始进入震荡整理。此外,一部分股票已进入“大非”“小非”第一个解禁高峰,由于很多股票价格节节攀升至估值过高的程度,使得“大非”“小非”具有较大减持动力,投资者选择股票时应慎之又慎。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