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一夜暴富迎梦醒时分 山西煤老板面临生死变局 (4)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 10:57 中华工商时报

  一夜暴富的梦醒时分

  有专家认为,这次端倪渐现的煤炭“过剩”与1998年开始的那次煤炭“过剩”不同,那次“危机”源于需求下降,虽然同期煤炭生产也在下降,但煤炭消费下降大于煤炭产量降幅,所以称之为相对过剩,一旦需求恢复,问题便迎刃而解。而这次煤炭“过剩”出现在煤炭消费高速增长时,是煤炭产能增长快于煤炭消费增长的结果,是绝对过剩,因此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应协同作战,拿出积极态度果断解决。

  目前,山西省从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已经关闭煤矿矿井1156座,目标是2010年底全省煤矿总数压减到2500个,按照“

十一五”发展规划,山西省煤炭产量要稳定在7-7.5亿吨,而目前地方煤矿通过采煤方法改革和正在新建、改扩建矿井相继投产新增的产能已超过了规划产能,为此,山西省省长
于幼军
表示,未来几年山西煤炭要实现“零”增长的

  目标。

  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山西的普遍观点是,进一步加大关闭小煤矿的力度,尽快组建山西煤炭“

欧佩克”,共同限产,避免重蹈“焦炭寒冬”的覆辙。但是煤炭工业由于其天然分散的特点,造就了众多的竞争主体,虽然各方都能认识到限产是惟一出路,但为了保持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不得不拼命生产以图自保和发展。

  在采访中,一些煤炭企业的经营者认为,在这种情势下如果企业不超常发挥,开足了马力生产无异于自寻死路,因为一方面是沉重的债务,另一方面是有限的开采期限和不断增加的成本,如何能在煤炭价格已经不再坚挺的情况下力保不失,实属不易。而一旦溃败,将会带来更多的隐患。因为占山西煤矿总数的80%属于中小型煤炭企业,这些煤矿基本

  都在当地金融机构或者民间金融组织融有大批资金,一旦崩盘,后果难以预料。

  有分析认为,纵观国内近来的几次产能过剩危机,一个共同的规律是巨大利益诱惑,产能与实际产量信息严重错位,亡羊补牢,导致绝对过剩发生。如果能够未雨绸缪,及时发布信息,对投资者提出指导与建议,无疑会遏制严重过剩的发生。所以对于那些依然怀揣一夜暴富的煤炭梦想的人们,似乎应该敲出一次至为响亮的警钟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