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一夜暴富迎梦醒时分 山西煤老板面临生死变局 (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 10:57 中华工商时报

  利润空间逐渐萎缩

  当然,在产能过剩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的形势下,价格的下跌无非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还有一些原因也在逐渐挤压着曾经日进斗金的煤炭利润。

  目前,山西的大部分产煤县市已经施行了采矿权的有偿使用。根据山西省制定的有关办法,采矿权的有偿使用主要分三种形式,一是货币收缴,主要适用于资源量较少、规模较小的煤矿,按煤种和资源/储量,采取“标准一次确定、价款一次交清”的办法。除此以外的煤矿,采取资源/储量定量、分期分段出让,价款标准由省人民政府适时调整;二

  是采矿权价款转为国有股份,主要适用于资源量较多、规模较大的煤矿,在政府与采矿权人和投资人协商同意的基础上,按规定经批准后,将采矿权价款转为国有股份;三是采矿权价款转为国家资本金,主要适用于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国有骨干煤矿,其采矿权价款按照有关规定批准后可以转为国家资本金。在具体收费标准上,山西省制定了6个标段,其中最高的为焦煤、肥煤,每吨收取3.80元补偿费;最低的其它煤种收取1.30元/吨费用,而山西省境内的绝大多数煤矿则分布在3.30元/吨的收费标准上。对于这些煤炭企业来说,这笔费用需要根据所处煤层的可采储量一次性付清,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山西省晋城市某地的一名煤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在最初核定他们煤矿的可采储量时他们并不清楚这项未来的决定,于是几乎所有人都上报了远远超出实际数目的煤炭储量,因此他们也在今天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他所经营的煤矿上缴了1900余万补偿费,他认为事实上自己的煤矿根本开采不了那么长时间,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未来的亏损几乎是无法逆转的事情了。

  这只是一个方面,他说,为了缴付这笔费用许多人在银行信贷不果的情况下求助于民间高利贷,这让他们背上了沉重债务。要么你彻底放弃,要么你铤而走险,面对山西煤炭曾经不可一世的辉煌,更多的人选择了后者。除了这笔一次性的不菲费用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费用需要每年交纳,譬如工商、环保、国税、地税、地方政府保证金、所在乡镇、村

  庄的管理费、治安、民政、土地、工会、保险等等十几个部门的近20余种费用,这再一次增加了煤炭企业的成本。

  另外近年来,煤炭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提高了安全费、维检费的计提标准,同时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员工工资在增加,油价上涨导致的运输成本不断增加等等,这些对于目前处境中的煤矿同样感到吃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全国原煤出厂价格平均上涨2.2%,但净利润却下降近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在于主营成本上升过快,有预测认为这一成本随着“

十一五”计划的推进会继续有所上升。

  而另外一个让山西煤炭企业颇感压力的消息是,到2007年1月1日,山西酝酿已久的“一金两费”制度将有望正式实施。按照这一政策,每吨煤需要缴纳三项费用共计40元,其中可持续发展基金按25元/吨计提,上缴山西省政府,矿山环保资金和转产资金合计按15元/吨计提,留给煤炭企业自提自用,但必须作为专款专用。如此一来不论是现金流出的可持续发展基金,还是现金留存的“两费”在成本中都将全额体现。

  这对于整个山西省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性来说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对于山西为数众多的中小煤炭企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届时煤炭利润将所剩无几。对此,有人认为似乎可以通过煤炭提价的方式得以解决,但是面对全煤炭产能过剩已经渐现的局面,价格上涨无疑自封财路,煤炭买家很可能会转向内蒙古、山东等地进行采购。

  在这重重困境中风光无限的山西煤老板们将何去何从,值得我们关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