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个体户正在悄然消逝 将凸显社会阶层划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 10:00 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伟

  个体经济的哀歌

  被冷落了多年的“个体户”,近几个月里突然成为焦点,登上许多报纸和网站的醒目位置。标题是:7年间,个体户减少650多万。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而截至2006年6月,这个数字变成了 2505.7万。

  个体户日渐“消逝”?生活中的人们可顾不上辨析这个问题,就像安徽籍的小唐夫妇,他们依旧日复一日在北京继续着那算不得“个体户”的个体户生活。即便是在深冬,他们也总会在每天晚上8点左右,骑车来到北京大学西门外的一条胡同里。

  这名海军转业兵,麻利地支起他的烧烤铺子。一个四腿木架,一个铁皮炭炉,三五个塑料马扎,构成他所有的经营工具。然后,他燃起炭火,一边招揽生意,一边习惯性地左右张望。

  小唐符合个体经营的几乎所有条件,然而他并没有进入中国个体户的统计数据。因为他的经营,被认定为“非法”。

  这样一架炭炉,在个体经济发轫的上世纪80年代初,一度十分普遍。20多年前,这东西象征着社会的希望。

  有人开始怀念中国个体户的“好日子”。一家主流网站,发布了一组名为“看看八十年代中国的个体户们”的照片。照片上,有街边衣服小摊,挂着“文明经商”、“礼貌服务”的白底红字招牌;有留着刚兴起的“青年头”的小伙子,当街支起的“缝纫机”,为排队等候的顾客缝补衣服;还有沾满污垢的灰白色铁炉,上面架一个热气腾腾的铝盆,里面盛着茶叶蛋。

  这段日子,被专家视为中国个体经济起步的关键。勤劳致富重新成为光荣的行为,当时新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某省副省长更是公开表示:“哪个地方个体经济发展了,哪个地方就富裕。”

  “这是中国一代先富者事业的雏形。”有人对照片作出评论。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财富雏形,如今成为清理的对象。

  北京老秀水市场的个体户老张,是消逝了的650多万个体户之一。如今,偶尔路过老秀水街,他会短暂陷入对自己过去拼搏和辉煌的回忆中。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