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投资 > 正文
 

收益率降低销售依旧火爆 凭证式国债缘何受追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11:2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李丽辉

  收益率降低但销售火爆

  8月1日一早,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张大妈就带上准备好的1万元钱,来到附近的农业银行购买国债。银行尚未开门,购买国债的客户已经排起了长队,张大妈排在了20多名。在苦等
半个多小时之后,银行开门营业。然而,仅十几分钟的时间国债就销售一空,张大妈前面还有好几个人没买到。张大妈苦笑着说,真是起大早赶了个晚集,没想到国债这么抢手。

  8月1日起,财政部2005年凭证式(四期)国债在全国发售,发行总额为300亿元。采取按月分段发行的方式,第一阶段发行150亿元,发行期为8月1日至8月31日。作为人民币汇率小幅调整后销售的首个凭证式国债,与今年发行的前三期凭证式国债相比,其收益率有所下降,3年期票面年利率由3.27%降至3.24%,5年期票面年利率由3.81%降至3.60%,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持平。虽然收益率降低,但国债销售仍然火爆,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均出现了排队抢购的场面,第一阶段原本计划发行1个月的国债,在大多数承销银行的柜台一露面即告售罄。

  既然国债收益率已降至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水平,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非要排队买国债,而不把钱存入银行呢?北京工商银行东单储蓄所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虽然国债收益率与定期储蓄利率持平,但储蓄存款所得利息需缴20%的利息税,而国债收益无需缴纳利息税,这样一比较,实际上国债收益还是比储蓄高出20%。加上买凭证式国债收益固定没有风险,所以很受中老年投资者的青睐。

  凭证式国债发行量锐减加剧买难

  凭证式国债发行额的大幅减少,是导致国债买难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债发行316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96亿元,下降18%。其中,凭证式国债发行1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07亿元,发行额减少了四成多。

  记者从一些银行营业部了解到,这次国债第一阶段的发行额只有150亿元,由37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承销。具体分解到银行下面的各营业网点,很多营业网点分配到的销售指标只有几十万元。这么一点数额无异于杯水车薪,只消几位投资者就“瓜分”了,后面想买的人根本轮不上。

  此外,银行在销售方式上的变化,也令不少中老年投资者感到不适应。目前多数银行都开通了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业务,国债也可以通过上述渠道购买。就在大爷大妈们一大早赶来排队时,相当一部分国债已经通过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售出,让中老年投资者更加感到买难。

  专家分析,随着我国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基调。国债买难的局面,短期内不大可能缓解。

  丰富理财品种给投资者更多选择

  凭证式国债销售火爆,既体现了国家公债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也反映出人民币理财渠道过窄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一些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虽然预期收益率不算低,但因投资门槛设置太高而将中小投资者挡在门外。一些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最低投资额为5万元,有的甚至高达20万元,这对普通个人投资者,特别是收入较低的中老年投资者来说,显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银河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认为,由于近期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投资不确定性增加,加上近年来股市长期低迷,造成低风险投资产品稀缺,从而使大量资金不约而同涌向国债市场,导致国债产品供不应求。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开发更多的低风险投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中小投资者的理财渠道。比如,目前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记账式国债、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等一些低风险投资产品,也可以向个人投资者敞开大门,给他们更多的选择机会,满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需求。


  爱问(iAsk.com)凭证式国债 相关网页约144,846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