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些老营业部里炒股账户三成在休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 17:58 海峡网-厦门晚报 | |||||||||
股海变幻莫测,股民百态众生。当年初涉股市有的已成了资深股民, 但也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激流勇退的,更有“不理不睬”的—— 炒股账户三成“休眠”
厦门从1992年开始出现“老四股”,“股民”这个新名词也正式进入人们的理财视野。十多年来,股民这个特殊的群体过得怎么样了? 半夜排队“抢”来股票 “我当股民已经好多年啦!”老林是不折不扣的老股民,“股龄”十年有余。他说,自己炒股是受了在深圳的亲戚影响。当年,厦门购买股票的程序是,准股民需要先购买认购表,一人限购5份,而后在认购表中抽签,抽中的才可购买相应数量的股份,准股民也才能成为正式股民。 当年,老林为了买到申请表,夜里3点多就起床,赶到目的地一看,等候的人已排成了长队,还有人带着凉席席地而坐,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清晨,排了3个多小时队的老林买到5份认购表时已累得筋疲力尽。“好在那5份认购表居然中了两份!我就是从那2000股开始炒股的。”想起那阵子的事,老林还有些兴奋。 和老林单纯凭借运气中签相似,多数股民当初把钱袋子投向股市时,对证券知识还懵懵懂懂。眼下已是资深炒股人的黄先生说,自己是在上证指数只有400多点的时候加入炒股大军的,当时买的第一支股票是“粤美雅”,而选中它的原因仅仅是它的名字起得好,“当时我不知道该选哪只股票,一看这只股票名字雅俗共赏,就买了!”而现在,“股海沉浮”多年的黄先生,每做一次投资都要仔细分析基本面和走势。 炒股改变生活方式 炒股进入市民的理财领域后,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就接二连三发生了变化。 年方三十的方先生在禾祥西路拥有一套180平方米的楼中楼,这是他在股海里的收获。方先生说,他的职业和证券毫无关系,自己也是无意中踏入股市。1997年前后,他接连摁住了几条“大鱼”。“我印象很深的是一只深圳的股票,从18元一路涨到60元,幸好我沉得住气,资金翻了好几番。”在股海里的几番筋斗让方先生的存款从几万元升至上百万。 余女士炒股的收益虽不温不火,但她的生活也被改变了不少。炒股5年后,余女士退休了。退休后,她每周一到周五都要到证券营业部的中户室“上班”,“下班后”还经常上网查看资料,周末还时常会会股友,互相交流。“炒股让我的退休生活更充实了。”余女士笑着说。 除了坚守“岗位”十多年的老股民,还有一些股民在行情不佳的时候就退出股市,成了“落跑股民”。 张女士也是早期股民之一,由于工作繁忙,她只有忙里偷闲才能操作几次。在大盘不断上涨的时候,她虽然没有时时刻刻把握住时机,但也有一些收获。不过,行情经常跌宕起伏,几分钟时间里走势往往就相差甚远。张女士担心自己的资金会不断缩水,就在一次“割肉”后暂时退出了股市。 在湖滨南路一家证券营业部工作的周先生说,自己时常遇上丢了开户卡、忘了账号的股民。“这些人往往是因为行情不佳被套牢,就长时间不操作,最后连自己的账号也忘了。”周先生说,一年都没有动静的账号被称作“休眠户”。据了解,在一些老营业部里,大约有三成左右的账户都是这样的“休眠户”。 炒股进入关键期 眼下,中国股市正处在敏感时期里,股权分置迈开步、股息税减半等利好接连出台,股民们也敏感了起来。 林先生在今年上半年还一度十分慵懒,而现在他又来了精神,时时关注着股市的变化。他分析道:“前不久,由于股权分置使市场上产生‘寻宝热’,现在虽然有所降温,但由于下半年股改都很可能是整个市场的焦点话题,不同行业、不同个股所带来的短线机会对我吸引力不小。” 眼下也是股民队伍补充新血液的时期。刚从大学毕业的谢先生则刚杀进股市,他说,自己上大学时就一直关注着股市,在千点附近进入,正好能让自己好好练练手。 还有的老股民则想着找个机会喘口气。“现在还不是退出的时候,但我在等待一波行情,然后可能会先歇歇,将来当然可能再当股民!”一位上班族股民说。记者 林 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