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赶考人民币升值 银行支招规避汇率风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08:51 中国经营报 | |||||||||
“7月22日以来我们接到无数投资者的电话,询问汇率调整可能对利润产生的影响。我们绞尽脑汁都想降低风险。”广东一家以出口为主的上市公司董事会人士对记者说,“银行如果有一套规避风险的方法,我们肯定会用。” 2%,此次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尽管不大,对国内的出口型企业仍是一次巨大的考验。长期以来习惯了在固定汇率下做生意的企业,不得不开始学习面对汇率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
最后一根稻草 “汇率很可能是压死加工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番禺创信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振昌一周来心情复杂。 吴振昌告诉记者,如果以人民币成本占总成本30%来计算,升值2%之后,他们的总成本提高了0.6%。吴对记者分析,最近原材料因石油涨价涨了不少,用人民币支付的电费、社保、工资等也都是双位数字上涨;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很多东南亚产品对中国产品已经具有可替代性,客户选择多了,产品价格调整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此次再增加0.6%的成本无异于雪上加霜。为了减少支付人民币,同时避免人民币汇兑风险,吴和其他不少企业开始选择增加进口原材料。 吴的感受在贸易企业中颇有共鸣。 广州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马石颖告诉记者,纺织行业利润本来就不高,今年以来不断被国际市场设限和提高征税,人民币升值2%的幅度虽然不大,但如果没有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准备,利润会被压到很低甚至全无利润。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则对记者表示,此次调整汇率确实实现了出其不意,这虽然达到了打击炒家的目的,但对内资企业同样会造成一定困扰。 远期结汇之“痛” 企业并非在汇率调整面前完全被动。记者采访的几家企业都表示,由于预计人民币升值,他们大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提高报价、增加内销等。另外,这些企业还大都做了远期结汇,提前将自己出口所得美元收入卖给银行。如此虽然规避了部分风险,但由于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不少企业也遭受了损失。 马石颖告诉记者,今年初人民币升值预期上升时,他们就开始做远期结汇。但是由于不知到何时升、怎么升,做远期结汇时也很苦恼:远期结汇是企业与银行提前约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某一固定汇率结汇,例如企业在今年1月与银行约定6个月后按8.18元人民币兑1美元结汇,如果人民币在预期时间内升值,可以为企业避免一些损失;但是,如果到期人民币没有升值至8.18元,仍是8.26元,则企业收回的人民币就少了,损失只能企业自己承担。 某进出口公司金融管理部陈经理告诉记者,她了解的一些企业过去一年中都在做远期结汇,由于去年人民币没有升值,这些企业亏了不少。她表示,她所在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后几天都没有做远期结汇,因为感觉需要观察——何况现在银行远期结汇价格让她感觉没有把握。7月27日中行3个月远期结汇价为802.45元人民币兑100美元,6个月则升到了795.26人民币兑100美元。 银企智慧的考验 “我们企业毕竟不是专家,分析能力有限。希望银行多给出一些工具让我们选择。”陈表示。 记者就此向多家银行了解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上可能使用的工具,主要包括远期和期权业务,期权比远期更灵活。例如,出口企业将要收一笔欧元,可以向银行支付一笔期权费,并与银行约定将来有权以约定价格1.21欧元兑1美元卖出欧元。如果到期市场欧元价格低于1.21,企业可以行使权利,用比市场高的价格卖出欧元;但如果到期欧元价格高于1.21,企业可以不行使期权,转而到即期市场上去卖欧元,只需要支付少量期权费用。期权费虽然增加了成本,但也给企业创造了选择的灵活性。 对于收非美元外币的企业,中行广东省分行负责外汇资金交易的叶科长建议,可以先将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汇率用远期锁定,再将非美元外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用其他远期或期权锁定。 此外,还有银行建议,境外有公司的企业可以与境外投行合作,买国际市场上的NDF(不可交割人民币远期)产品,用未来更低的价格付现在的钱;出口企业应该主要融外币,而不要融本币,可以将外汇应收账款质押向银行贷外汇,以后还外汇以规避人民币兑换风险。 外币理财 除了贸易汇率风险管理外,国内商业银行的外币理财产品也可以为企业提供避险工具。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过程中,手中常有外汇资金的国内企业进行不同期限的外币理财越来越重要。 一位股份制银行资金交易中心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商业银行外币理财的品种非常多,期限从一天到40年的都有。但从原理上讲,主要是利率挂钩和汇率挂钩两种——即基于利率、汇率变化预期设计的产品。例如,企业买了一个预期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将会上调的产品,如果该预测准确,也就是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果然上调,那么企业就可以获得比平均市场回报高的收益;当然如果预测错了,企业就会遭受损失。 据了解,为了便于在国际市场上操作,这些产品的起点动辄数百万美元,期限也往往在3年以上。尽管大部分产品都保本金,但一般不保收益率。前述人士建议,企业选择这类工具时,应该以避险为主,不要当成收益来源,不要选择风险太大的产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