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识破理财机构营销障眼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16:26 《理财周刊》 | |||||||||
文前提要:精妙的文字游戏如今在理财产品的宣传上屡见不鲜,我们权且把它称为理财产品“钓鱼术”。种种“钓鱼术”尽管经过了精心的包装,目的仍然只有一个,遮掩产品的某些缺陷和风险来诱你上钩。而“鱼饵”的背后,可能是大大缩小的实际收益,甚至可能是潜伏着的巨大风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必须具备一双“慧眼”,才能抵制住“噱头”的诱惑,看清楚理财产品的本来面目。
文 本刊记者/佟琳 人类文字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同一个事实,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示,而不同语言所起到的效果,却有着巨大的差异。 这种精妙的文字游戏如今在理财产品的宣传上屡见不鲜。它看上去绝对诱人,总是收益很高,业绩显赫,让你感到“很有赚头”,然而当你掏出钱后才会发现,其实“赚头”很少或者根本没得可赚,但此时毫无疑问的是,你已经“上钩”了,没有回头路好走。 我们权且把这种手法称为理财产品的“钓鱼术”。它似乎比以往那种将保险当作储蓄卖给市民的陷阱(本刊第116期封面文章曾做过报道)更高级些,而且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甚至会非常“严谨”地在一个根本不起眼的地方“提醒”你,该产品有风险或者宣传资料中的案例非实例。种种“钓鱼术”尽管经过了精心的包装,目的仍然只有一个,遮掩产品的某些缺陷和风险来诱你上钩。 “障眼”花样不断翻新 理财“钓鱼术”在最近几年里花样不断翻新,可用的“鱼饵”有很多,而高收益率,无疑是他们手中永远最有效的。比如说某储蓄类保险可以让你获得足足16万元的高收益,或者是美元理财的年收益率可以高达14%,再或者累计净值增长率高达29.74%的开放式基金,任何一个“噱头”都大到让你心动。然而如果你仔细地研究一番后,事实的情况却是——保险的实际收益率只有2.38%,而且资金被长期套牢无法流动;14%的美元理财收益率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号称7个月达到了29.74%的收益率的股票型基金也在成立1年零8个月后,累计收益率只有20%。 画个最高收益的“饼”是银行外汇理财营销中通用的“伎俩”。其心思很容易猜到,为销售增加点卖点而已。在美元升息的背景下,各类外汇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且同质性强,很难有什么独特的竞争力,于是银行开始在收益率上动足功夫。如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投资者在产品宣传资料上看到的收益率,永远是排除各种风险之后所能达到的最佳收益率,而诸如最高、最好之类的字眼也开始频频冲击我们的大脑,类似“名义收益率”之类的新名词也随之出现。他们通行的做法是在收益率之上蒙一层面纱,而要想得到最实际的投资效果,就要看你的辨别能力以及你的运气了。 而把过往的业绩亮点“浓墨重彩”,却对自己的收益滑坡“忽略不计”,则是基金公司宣传折页上常见的内容。保险公司在推销投资储蓄类的保险时,做法却更为聪明,它给你一个“西瓜”大的收益想象,又给你一个“芝麻”大的实际收益。无论是在它的宣传单页上,还是在保险代理人的口述中,都是把投资多少万以后得到多少万作为吸引人的最大诱饵,而投资和收益之间的巨大差异也的确成为许多人购买此类保险的理由。其实一个简单的道理投资人都没有弄明白,金钱是具备时间价值的,40年后的10万元能与今天的10万元互相比较吗?而如果算上这种时间价值,这些投资储蓄类的保险也就只有银行定期储蓄的收益,有的甚至还根本无法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风险。 时下流行的个人信托产品和个人委托理财则完全是拿高收益来进行诱惑。高收益诱惑的背后是隐藏着的高风险,然而从产品销售者那里,投资者往往得不到提示,而只有在自己投资失败时才恍然大悟。 如何慧眼识“噱头” 障眼“鱼饵”的背后,可能是大大缩小的实际收益,甚至可能是潜伏着的巨大风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必须具备一双“慧眼”,才能抵制住“鱼饵”的诱惑,看清楚一个理财产品的本来面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