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生活理财 > 正文
 

家用车升级攻略:适宜换车时机与旧车出售途径(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10:01 《理财周刊》

  据上海永达别克旧车部经理项军介绍,车主要出售自己的旧车有六种途径。(见表1)“最常见的就是朋友亲戚之间的交易,这种情况相对知根知底。” 从我们的采访中,我们也发现这是最常见的处理方式。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因为是朋友或者亲戚,很难卖出高价钱,一般都是采取半送半卖。

  其次就是委托二手车交易市场内的合法经纪公司代理销售,并委托这些合法公司给予
办理二手车出售的相关手续。这时候要签订一些中介成交协议,在上海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内有几十上百家公司,出售车辆的消费者不妨多看看。

  另外也可以自己出售给第三方,如通过网络或者报纸广告。这种方式比较费时费事,你要接待有意向的人看车试车。当然也可以把车卖给“黄牛”,只是黄牛一般会对你的车吹毛求疵,而把价格压的很低。不过,我们奉劝广大消费者不要同路边的非法交易者进行交易,避免将来出现不过户的连带责任。

  相对而言,委托

二手车市场进行拍卖则比较透明,价格也比较公道,只是手续比较繁琐,还要缴纳一定的手续费。而许多新车经销商不久前推出新旧车置换,对于哪些正好要换同品牌车子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可以到新车经销商处了解一些收购信息。

  表1:几种出售旧车的途径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朋友亲戚之间交易

简便,知根知底

卖出的价格不高

通过网络、报纸广告等卖给私人

繁琐,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可以卖个好价钱

卖给“黄牛”

方便,省事

价格往往被压得很低

委托二手车经纪公司出售

专业评估,价格较合理

信息不对称

委托给拍卖公司拍卖

过程比较透明,价格较公道

手续较繁琐

二手车置换公司

专业评估,较公道

受到同一汽车厂商以旧换新的限制

  卖车之前,当然要首先确定自己车子的价值,那么怎么了解车辆的价值和价格呢?现在能够了解到旧车价格的途径很多,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但是这些价格比较混乱,差距比较大,我们希望消费者到正规专业的旧车市场进行评估咨询,到大型的旧车市场看行情,最好不要“道听途说”。既不要抱有过高的价格期望,也不能大放大开随便出售,各种方式都问一问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改装过的车和出过交通事故的车都将直接影响到旧车的价格。前者最后转让给同样爱好的车主,否则将贬值很多;后者则毫无疑问将使折旧更多。还有就是一些冷门车型可能贬值得非常严重,一两年的车出售的时候只有原来购买价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主要由于最近几年新车价格大幅度缩水造成的间接贬值。如果不是很着急用钱或者换车的话,车辆使用状况还不错,那么我们建议不要着急卖车,等一段时间车辆的基本价格也不会有太大的贬值。

  如何挑选你的新车

  在汽车进入家庭20年后,美国换车热从通用开始;在汽车进入家庭12年后,日本换车热从丰田开始;在汽车进入家庭1年至10几年不等后,中国换车热从什么汽车品牌开始呢?摆在中国车主面前的,是一个多样化的选择。

  尽管是第二次购车,仔细分析之下,仍然缺乏十分明显的规律。从个案来看,有最为经典的不断升级型、讲究实惠的实用型、坚守习惯的品牌忠诚型、登堂入室的超级车迷型或者不断换车的玩车型等。各人换车的思路完全不同,当然选择的车型也会完全不同。

  不断升级型的换车首先要看自己第一辆车的情况,如果第一辆车用得满意,其实可以从自己熟悉的品牌着手,再做一点横向的同级车比较。如想让自己的桑塔纳2000升级,首先就可以去试一试帕萨特,同时还可以比较一下蒙迪欧、广本雅阁、通用君威几款2.0L的车,至于哪一款更好则各人自有偏好。如果对自己的第一辆车不满意,在尝试其它品牌时不要忘记也试一下原先的品牌,因为不同等级的车制造质量与性能可能完全不一样。

  品牌忠诚型的换车者经常碰到的问题是不断地升级之下,终有一天会达到顶点,没有合适的国产新车可换。对此,一种比较自然的方法是买更加高档的进口车,另一种方法是尝试一下不同厂家制造的同样品牌的车或者同样风格但不同品牌的车。如波罗的车主想换车其实可以试一下宝来,帕萨特的车主想升级不仅可以考虑同出于大众旗下的奥迪,甚至可以考虑同样欧洲风格浓重的蒙迪欧。此外,日系车除了广本雅阁以外,丰田花冠、日产天籁等新款都应该仔细比较一番。

  超级车迷型与不断换车的玩车型换车者实在是专家也难以指导的,只有依靠个人及其朋友圈内兴之所致来自由选择。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