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是尊重惯例还是安全第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 14:48 深圳商报 | |||||||||
最近,麦肯锡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信用卡市场的预测报告,认为中国信用卡正在成为仅次于住房贷款的第二大零售信贷产品。在这块大“蛋糕”的诱惑下,各家银行在信用卡市场上的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可是随着银行大量发行,用卡安全以及相关的利益保障,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信用卡客户关于用卡安全最主要的担心是,信用卡遗失后,被人仿冒签名消费怎么办
在中国,信用卡的用卡环境与国外完全不同,我们的刷卡设备全是联网POS机,能够进行密码验证。同时,我们的消费者在使用借记卡时,已养成了输密码的习惯。所以,如果我们的信用卡设密码,完全没有消费障碍。现在,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在研究如何通过输密码等手段加强信用卡的安全性。而我们却在让大家适应落后的惯例。这种做法,不说是崇洋,也算是教条了。 客户关于用卡安全的第二大担心是卡片被伪卡集团非法复制。这种犯罪,比直接盗卡更隐蔽,危害也更大。现在,国际信用卡组织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推出了“换芯运动”,就是将安全性能较差的磁条卡换成不易被复制的IC芯片卡。同时,有关转换的技术标准(EMV迁移)也已出台,央行关于EMV迁移也已提上日程,并曾开会布置落实。但是,回头来看国内的个别商业银行,他们对换芯的热情并不高。原因很简单,磁条卡的成本是一元人民币,芯片卡的成本至少是一美元,加上后台设备更新升级和培训、宣传等费用,对一些发卡量较大的银行来说,可能是一笔高达数亿元的开销。现在,国际信用卡组织已经为EMV迁移定出时限,逾期不办,伪卡欺诈责任就要由银行单方面全额承担。 客户对用卡安全的第三大担心,是遗失卡被盗刷,自己要承担怎样的责任。现在,国内信用卡公司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挂失即时生效,但生效前被盗刷的款项,由卡主承担责任。即使是年费高达数千元的白金卡,有关政策也绝无松动。在国外,通常也是挂失前的交易由卡主负责,可是卡主只要能证明有关交易不是自己刷的,就可以免责。而对一些年费较高的高端信用卡,卡片被盗刷,卡主甚至可以完全免责,或者是个人只用承担有限数额,其余由银行承担。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有的银行使用技术防范,如花旗银行通过实时监控系统,一旦发现异动,就能将信用卡户锁定和冻结。更多的银行是购买相关的保险,在高额年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保险费,让顾客享有更高的保障。 现在,信用卡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用卡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作为银行,一个简单的国际惯例,大概不能解答所有问题。因为对金融产品来说,没有比安全更重要的“惯例”。 作者:本报评论员苗凡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