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生活理财 > 正文
 

百名老人养老钱被骗 谁来关注夕阳理财(图)(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 08:00 人民网-市场报


  总体来看,储蓄或是购买国债是老年人比较稳健的理财选择。但一些接受采访的老人表示,现在子女们使他们的消费观念变过来了,也想享受享受。储蓄和国债的收益相对较低,越来越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收益高、回报快一些的投资方式。然而,真正操作起来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新华人寿保险公司陕西分公司,在不久前默默撤销了一份专门为60到80岁老人设计的保险。“老年人的生意难做。”客户经理许涛谈到这份保险时,叹了口气,“一般人都从青壮年的时候开始投资养老保险,50岁—65岁时按月领取。如
果到老了再来保险,价格就已经超出了普通老人承受的范围了。而且在保险公司这方面,风险也比较大,出过很多理赔纠纷。比如说一个老人5年前投保的时候,并没有申告自己有风湿性心脏病,然而5年后突然撒手而去了,你说我们赔还是不赔?”

  西安交通大学金融系主任李成分析,传统的金融机构钟情于有钱的个人或机构,而老年人的资金分散、手续复杂,最后还挣不到什么钱;一般商业机构提供的基金之类的投资方式因为这几年表现欠佳,所以又不受投资者青睐;至于投资领域,目前整体信用环境没有完全步入健康轨道,风险更是大,根据老人的财务特点和理财心态,他们也不适宜贸然进入。

  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个人银行部徐杰认为,目前来讲,他们希望老年人选择稳健投资方式,因为客户年龄越大,保本心态重,越难承受风险。“除了把钱存到户头外,现在很多老人热衷于3年到5年期,年利率在3%左右的国债。”他告诉记者,每到国债发行的日子,一大清早,银行销售点门口就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绝大多数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所有发行国债,一般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被一抢而空。此外,近一两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计划和外汇结构性存款,因为仰仗银行发行所占据的信誉优势,也比较受到年龄大一点的人的追捧。

  在许涛看来,随着老龄人口的上升,夕阳理财真正的潜力是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无论是从大的金融生态环境上看,还是从老人们手上所能掌握的资金数量上看。“现在,最诱人的是那些中高收入的人群,很快也要步入退休的年龄,这将是一块市场大蛋糕!”

  观点

  个人变观念政府强监督


  来自全国老龄委的数据表明,中国是目前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3亿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以上。本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多。老年人投资理财的内在需求不断显现,那么这块“蛋糕”切还是不切呢?

  业界对富裕老人的期待让人们不禁又出现新的隐忧,“夕阳”理财是否会成为一种“贵族”的专利?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要让大多数老年人在保护财产安全的基础上,使资产有所增值,关键还要改变金融机构和社会结构(人口老龄化)不吻合的现状,同时由政府从旁加以扶持。

  业界专家建议,可以学习国外退休基金管理和社区银行的模式。前者是针对普通人在职期间,把收入的一部分纳入退休基金,由特定的、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的资本运作,从而获得一定利润以供养老;后者则是针对退休人员,他们把自己的存款委托社区金融机构进行投资。这样就避免了老人本身可能遭遇的信息不对称和对市场不了解的问题。因而,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要想把老年人理财做好,一要对老年人进行宣传和引导,有意识地改变他们的观念,帮助他们规避风险;二是健全金融市场环境,特别是政府要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

  《市场报》 (2005年10月21日 第六版)

  作者:新华社记者 戴盈 谢方芳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