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生活理财 > 正文
 

银行卡欺诈盯上手机短信 持卡人谨防短信诈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 07:32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讯(记者 甄世宇) 假冒网上银行和假冒电话银行相继被曝光后,手机短信又成了最新的金融诈骗手段。中国银联提醒持卡人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谨防短信诈骗。

  李先生最近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写道:“中国银联银行卡管理处:您的刷卡消费金额××××元已经确认将从您的账户里扣除,查询客服电话:021-6102××××。谢谢!”由于李先生并没有进行过这笔交易于是按照短信中的号码拨通了所谓的“查询客服
电话”,电话语音提示需要输入银行卡号、密码及身份证号码,这顿时让李先生犯了疑。

  记者昨天就此采访了中国银联,对方表示,中国银联从未发送过类似短信。目前

银行卡取现以及消费的短信提醒业务,只有部分发卡银行开通,且正规的短信内容必定包括发生交易的银行卡卡号(或卡号的最后若干位数)。而李先生收到的短信中不包含发生交易的银行卡卡号信息,说明发送短信的人并不知道持卡人的真正卡号。目前有关银行卡资料泄露的电话、短信、邮件、通知均有诈骗嫌疑,请务必直接联系发卡银行进行确认。中国银联也已经向警方反映了此类情况。

  银联的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这些骗子惯用的手法是:假冒银行或“银联”的名义向持卡人发送短信,假称持卡人的银行卡在某处消费或卡的信息资料被泄露,当持卡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后,语音会提示输入银行卡号、密码及身份证号码,然后转为人工服务,诈骗分子以所谓银行或银联的“工作人员”的名义,诱骗持卡人在ATM进行相关操作,将卡内资金转入不法分子预先以虚假身份,在银行开立的银行卡账户内;或者直接以提供“安全账户”为名,要求持卡人转账。得手后,不法分子很快通过取现、转账等手段窃走资金。

  中国银联在得知此类诈骗事件后已通知各银行采取防范措施,目前短信诈骗活动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厦门警方刚刚抓获了8名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资金的犯罪分子,上海警方也切断了他们的所谓“查询电话”。

  今年以来,不法分子进行银行卡诈骗的手段不断变换,花样层出不穷,但都是利用部分持卡人担心资金安全的焦虑心理完成作案。其实对付这些银行卡骗术并非难事。中国银联提醒广大持卡人,对来历不明的短信或电话要提高警惕,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密码等账户信息,更不能通过ATM向不明账户进行转账。如果对自己的银行卡消费确有疑问,应亲自到银行柜台办理,或者致电各发卡行的客服热线、中国银联客户服务热线95516等。

  新闻链接

  虚假短信范例

  短信1:“尊敬的××银行客户您好!因日前发生多起资料外泄,取款卡遭复制案件,为避免盗刷,请立即与银行联合管理局联系,电话:021—5108××××。”

  短信2:“×××您好!你的储蓄卡于×××刷卡消费××××元成功,此笔消费将从您账上扣除。如有疑问请拨021-5108××××银行联合管理局。”

  短信3:“中国银联银行卡管理处:您的刷卡消费金额××××元已经确认将从您的账户里扣除,查询客服电话:021-6102××××。谢谢!”

  短信4:“××银行通知:贵用户取款卡刚刚在×××刷卡消费××××元,已授权通过,授权码1658。如有疑问请拨021-6102××××管理部查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31,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