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典型理财问题盘点:指导2010年投资的8封信(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0日 09:29  新京报

  买实物金别“鼠目寸光”

  你好!

  我有20万闲置资金,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是个“尴尬”的数字。看别人投资股市、创业板,我又不懂。出于资产保值的考虑,我决定购买黄金

  今年8月,我在中金购买了1公斤投资型金条。当时的基础金价是209.7元/克,手续费是5元/克。交完款后,商家又将金条收回去了。因为我和商家签署了一份保管证书,金条必须放在商家那里一年之后才可以提货。如果想当时拿走也可以,那就需要付10元/克的手续费,高了一倍。我当时一想,手续费较低,免得自己再操心存放金条的安全问题,同时还能获得商家2.5%的赠品(金子),总体来说是件好事,自己特别高兴。

  但后来,尤其是在10月、11月时金价飙升,我就开始感觉有诸多不便,金条存在店铺里我没法即时变现了。合同上写得很清楚:若不足半年就要拿走金条,我必须补足购买时的价格优惠,并按克重退回商家给予的赠品;若超过半年不足一年,我则必须补足购买时价格优惠的50%,并按克重退回商家给予赠品的50%。同时,我还需要提前30天申请。

  最近我看报道称他们又推出了2.5元/克,半年后提货的金条,从时间和价格上都比我这种更具优势,我就觉得自己更不划算了。等明年满一年期限了,我该拿这金条怎么办?还存吗,可是届时变现未必是金价合理的点位,我茫然了……刘先生(媒体从业者)

  你好,刘先生:

  短期转长期不划算

  对于是否能转成短期寄存金条,中国黄金集团上海黄金公司市场总监王志东表示,暂时还不能。“目前,我们店内关于无忧预定模式的切换方式可以将一个月期、三个月期、六个月期的转换成一年期的,还未推行从一年转成短期的。”

  而实际上,从每克5元一年期转到每克2.5元半年期并不划算。

  帮你算笔账:你购买1公斤金条获得的赠品是25克金子,若减掉手续费后按240元/克计算,这25克金子可变现为6000元人民币,而你付给商家的手续费是5000元,等于你还净赚1000元。而选择每克2.5元半年期的投资者,没有任何赠品,他们付2500元手续费都是商家赚的。

  寄存式不利于纯投资

  威尔鑫投资资讯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杨易君认为,选择寄存式金条这种方式不太利于投资,就好像支付全额购买1年期的黄金期权一样,时间上的限制令你在交易时机上处于被动地位。

  如果不是基于投资获利目的,而是储金作为家庭资产配置,那么这种交易很划算。他表示,“基于家庭储金目的的实物黄金购买行为,不应单纯追求获利,而应该长期持有。在一年后还能多出2.5%的黄金肯定是很划算的。”

  金顶黄金投资集团总裁兼首席投资官陶行逸则认为:“如果你一开始的资产保值意愿就是长线投资,那么就不应该因为一些金价短期的波动而放弃。”在美元持续贬值以及各国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前提下,黄金价格的牛市前景并没有改变,半途兑现的收益比不上长期持有,更何况牺牲了商家提供的优惠政策。

  实物金定投适合长线

  定额定投是一种长线投资的策略,陶行逸不赞同你现在就部分获利了结变现用于消费。因为他认为,未来两三年黄金将会因为通胀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而出现相对前几年更大的上涨趋势,所以建议你至少做3-5年以上的投资周期规划。至少“定投1至2年以上,有更好收益时再考虑部分变现消费。”

  不过,从近年黄金的价格波动来看,你的这种目标也是可以实现的,但杨易君称,“这需要投资者具有把握波段的能力,即在年内把握一两个波段在高位卖出,再于波段低位买回。”而在品种选择上,业内专家均表示,你需要重点考虑交易成本和变现的便利性,推荐银行纸黄金,在需要变现收益时相对实物金更容易兑现。

  新京报理财周刊

    中年理财选短期风险低的产品

  你好!

  人到中年,经过职场多年的打拼,事业逐步步入稳定期,各个方面开始变得沉稳。但赡养父母、子女教育、养老统筹这些问题也很实际地摆在面前。我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

  我现在任某外资企业北京公司的部门经理,年薪30万元左右,妻子在某医院工作,年收入在8万元左右,女儿5岁,明年将步入小学阶段。在北京拥有两套房,一家人每月各种支出约1万元,现有银行存款60万元,国债20万元。先讲讲我2009年的投资经历吧。

  2009年年初,我办理了两笔银行定期存单,各1年期10万元。8月份,我参与了光大银行阳光私募基金宝计划,购买金额为50万元,这笔投资我打算长期持有,日后作为子女的教育金。

  基金定投应该是很符合我这个年龄层的理财需求,今年9月份,我做了基金定投。约定在每月20日扣划3500元,分别投向大成策略回报基金1500元、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1000元、上投摩根成长先锋1000元。

  10月份,我又购买了中信银行的“理财超快车”,最短投资期限是7天,年化收益率约为1.6%,这样可以保证我平时的资金流动。12月份,我将旧房卖掉,获得210万元,比早先预期的180万元要多出30万元,我利用这部分资金买入了半年期的阳光理财T计划,金额30万元,打算将这部分资金和收益用做给父母亲的孝敬金。

  我的理财目标以稳健为主,对明年如何打理自己的那点钱尚有一点迷惑,现在大家对通货膨胀预期都很强烈,如果通胀真的再次来临,我该如何配置我的资产?明年有什么样的理财产品值得关注?

  林先生

  你好,林先生:

  谢谢你的来信。理财界有一条约定的定律———我们今天工作,是为了还前30年的父母债,同时还得为后30年生计做准备,而所有的筹码只有这中间工作的30年。作为像你这样的中年群体,我们咨询了多位银行的专家,现给你一些意见,望对你的理财思路有所帮助。

  配置稳健类产品降低风险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财富管理中心财富顾问郭作效建议,像你这样的中年理财者对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上要求较高,因此资产配置上应以短期的、风险系数较低的产品为主,例如,可配置货币性基金、阳光理财“活期宝”等产品,在满足上述目标的前提下,力求获得较高收益。而资产配置上以追求成长性为主,例如,可配置各种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阳光基金宝、阳光私募基金宝、“一对多”专户基金等权益类投资产品。同时可配置少量稳健类产品或债券类基金来降低部分风险,目的在追求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长期收益,同时考虑该规划的可执行性,强烈建议该家庭关注基金定投类产品。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个人业务部副总经理赵晔认为,2010年的理财市场“回暖”应该是主流,产品投放的种类和数量较今年会更加丰富,全球经济在不断回暖,证券市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理财市场的变化,股市随着2007年、2008年的大幅调整,2009年的整固,2010年预期会有一个逐步上升的态势,与证券市场挂钩类的产品预计将开始复苏。如有相关产品时可适当介入。

  短期理财产品抗通胀

  针对你所关心的通胀问题,中信银行专家表示,现在配置银行理财产品应以6个月期的短期理财产品和灵活期限为主,因为如果出现利率上调,这些产品的收益也会水涨船高。从四季度的情况看,这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有所上调。如中信银行“理财快车”系列理财计划,有1个月左右、3个月左右、6个月左右、9个月左右及1年左右不同期限,3个月期限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可达3.5%-3.7%;6个月期限产品预期收益率可达4.0%-4.2%;9个月和1年期限产品预期收益率分别可达4.3%-4.4%和4.5%-4.6%。如果2010年的通货膨胀率为4%的话,这类产品也能跑赢CPI。此外,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也将导致黄金和商品价格上升,可关注与此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

  新京报理财周刊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苏曼丽

  保险首保家庭经济支柱

  你好!

  现在新闻接二连三地报道事故,这些大都是意外之灾,我也开始觉得应该给家里人多买点保险,最近就考虑该怎么计划这件事情,但是我也不太清楚就我家的情况而言,具体需要购买哪些保险。

  我们是三口之家,先生33岁,我是32岁,儿子今年3周岁,5月份刚上幼儿园。我先生月收入还可以,一个月税后的收入差不多1.5万元。家里有一套住房,每个月要还3000块的住房贷款。目前,我并不外出工作,在家全职带孩子。不过我打算做点小生意,比如开家小咖啡店,能给家里补贴些家用。

  其实,我算是比较有保险意识的了。在29岁的时候,我就买了保险,一份两全保险,加上一份女性险,一年一共要交保费4060元。儿子1周岁的时候,我也给他买了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分红型两全保险,一年要交2675元。不过目前我先生还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

  我看到有专家说,要给家庭支柱购买保险,所以我觉得应该给先生考虑买份商业保险。还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也需要做些准备,我们夫妻俩的养老是不是也该考虑了?麻烦专家给出一个买保险的建议。

  张女士

  你好,张女士:

  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询问关于保险的问题。意外事件的频发的确增加了人们购买保险的意识。我们就您的疑问咨询了几位保险公司的理财专家。

  投保切忌保障错位

  正如您自己所了解的,你现在的家庭成员购买的保险最大的问题就是重点不对,保障错位了。因为保险是要给家庭里的重要支柱购买的,所以您先生非常需要购买相关的保险。在购买保险时,应该把所有的家庭成员视为一个整体;家庭成员互相之间都承担有一定的家庭责任,哪一项需求比较紧迫就应先考虑。

  在考虑给先生购买保险时,主要选择的就是人身险、意外险和重大疾病保险。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您先生应考虑一旦发生风险,整个家庭收入及归还房贷将面临困境,因此保险保障一定要全面。而你自己的保障也需要再适当补充,包括一定的寿险保障。孩子的保险目前还并不是特别需要考虑的,现在已经有的意外险、重疾险也基本能够保障。

  不过,家庭成员是否有社保,也是买保险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如果您自己没有社保,应该购买一份住院医疗保险来覆盖这部分的空缺。您的先生也同样如此。

  保额需考虑家庭5年生活费

  为什么要购买一定的寿险呢?寿险的用途就是防止发生意外时,还能够给家庭一定的持续经济来源。一般在保额上需要考虑5年的家庭生活费,在加上家庭负债。比如,如果有30万元的房贷,每个月的花销是6000元,这块保额就是30万元+6000×12×5,大概两个人合计买的寿险保额最好要达到60万元左右。

  一般来说,家庭的保费支出应该占到年收入的10%至20%,不过这只是一个参考基准,各个家庭还是要根据情况不同自己规划的。你正计划做点生意,可能需要拿出一笔钱来投资,因此现在拿出大笔的钱来买保险也并不合适。对于养老计划、小孩的教育金储备就看哪样最为迫切,就可以优先考虑通过买保险来解决。

  根据风险承受力和需求来投保

  其实,现在很多消费者都已经有了买保险的大概思路。除了一些类别上的考虑,消费者在买保险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底是买传统型的,还是分红、万能和投连险。

  传统型的保险没有额外的红利收入,也是最稳健保守的产品。而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的风险逐渐升高。前两年股市火爆的时候,投连险是最大的赢家,而现在,经过金融危机后,老百姓的理财越来越趋向于稳健,所以分红险在今年再度热销。

  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跟着市场被动地选择。最好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风险承受能力和需求来选择。如果擅长其他理财投资方式来保值增值资产,就不用考虑购买风险高流动性弱的投连险。

  新京报理财周刊

  外国票“玩玩”就行

  你好。

  我是一位在邮市跌宕起伏中摸爬滚打了十余年以邮票为生的投资客。九几年的时候,因为只身一人无牵无挂,所以比较喜欢做些邮票期货等来钱快的买卖。但是这类投机营生,钱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来二去折腾了几年尽是赔钱。没有太多本钱的我,一开始只能在场外交易市场中吆喝。去年春节场外交易一叫停,许多人都转移阵地到网上开店甩卖,或者和我一样成为坐摊邮商。

  看惯了邮市大涨大跌,同时也因为结婚生子,我越来越倾向于安安稳稳做生意。为了省摊位租金,我和另一个朋友老张共用一个摊位,分摊每个月800元的租金。我和老张没有同业竞争,他经营老票,我卖外国票和样票。我对中国票涨涨跌跌十分害怕,所以一般不怎么介入。而外国票因为地理因素天生有着保护层,波动相对小得多。比如我现在经营的苏联老票、日本信销票,由于版式新颖、印刷精美,销量相当不错。两三毛进价的日本信销票,每张可以卖到六毛钱。有一次上海东方卫视一位编导一口气买了3000张,千把块钱就进账了。

  当然,这么多年邮海浮沉也多少积累了些许投资经验。我在安稳赚钱的同时,也在注意挑选未来的邮市黑马。其实挑邮票和选职业一样,选对了,财源滚滚。2003年非典邮票,发行价20元1版(12张),我当时没敢买,眼睁睁看着价格蹿到九百一千。吃一堑长一智,我去年看好赈灾邮票走势,就囤了上千版压箱底,期待它成为“非典票第二”。

  阿钟(邮币卡投资爱好者)

  你好,阿钟:

  赈灾票难成“非典票第二”

  对于2008年赈灾票的未来行情,邮票专家周凤迟认为短期升值空间有限,未来成为黑马可能性较小,原因在于套票和版票价格严重扭曲,影响了版票升值空间。以目前价格来看,单枚套票在15元左右,而12枚一版的版票价格在400元左右,合每枚33.33元。而非典邮票的情况完全不同,其单枚价格与整版邮票价格保持同步,如今单枚市场价在70-75元之间,版票(12枚)在870元左右,平均下来每枚邮票价格大致相同。

  此外,非典和赈灾邮票今年走势也大不相同,赈灾版票全年价格在300元-400元之间浮动,而非典版票则从今年9月的480元直线飙至将近900元。由于存世量少,周凤迟认为非典品种邮票在春节前后很有可能突破1000元,毕竟单一版式的非典邮票比多版式的赈灾票消耗更大。

  外国票趣味性大于投资性

  在周凤迟看来,外国票仅可作为趣味收藏,而无投资价值。比如苏联票,由于其国家解体,很多东西都变得不值钱,苏联票目前相当便宜。对于邮商而言,虽然外国票进价较低,但客户群相对较少,变现较难。

  就今年行情而言,周凤迟认为产品票走势良好,将有望代表市场回归理性后的一种趋势,明年可适当关注。此外,近几年生肖票呈现整体走高之势,常年持有应该没太大风险,是个安全有效的投资品种。周凤迟认为,如果在每年低点时介入,生肖票每年升值空间将在20%-30%之间。当然也可以关注一些单一版式、常用面纸的邮票,回报率应该也不错。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