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型房产投资者俞坚:要看得准还要能坚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9日 19:04  《理财周刊》

  文/本刊记者 甄爱军 摄/本刊记者 陈耀国

  文前提要:上海有这样一个专家型的房产投资者,他看得比别人准,因此获得了更为理想的回报。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洞悉房地产市场内在的规律,因此能够先于他人一步发现机会,而且在低迷期也能够坚持下来,因此他的成功自然不难理解了。

  虽然他现在手中还有持有不少房产,但他已不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而是一位长期的房产“追涨”者,靠的是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

  他善于思考,也善于总结经验,因此他所有的投资行为,其实并不是盲目跟风,也不会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他给自己的理论取了一个很时髦的名字,即房产的第三层空间。他准备写一本书专门阐述这个理论,告诉购房者如何思考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幻,如何应对房价的涨跌起伏。他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学者。

  他就是俞坚。

  “我比别人看得准”

  见到俞坚是在一个酷热难当的下午。他是一个随和而充满睿智的中年人。

  在上海市江苏路附近的一家茶馆坐定之后,俞坚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投资故事,也通俗地阐述了他的理论,即房产的第三层空间。

  如果要让他总结他自己在房地产投资方面的经验,这有赖于他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比别人看得准”。虽然他从不认为自己在房地产投资方面是一个“大腕”,但是他所坚持的理念却让他获得了更为理想的回报。

  当初他花费近8000元/平方米的单价购买位于青海路南京西路的住宅时,曾有朋友劝他,花同样的价钱可以在郊区购买一套更大面积的房子,没有必要花大价钱住在拥挤不堪的市中心。但俞坚自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说:“青海路、南京西路的地段是郊区所能比拟的吗?居住在这里,能拥有更多的商业、交通、医疗等配套设施,上海有哪个郊区能这里比?”

  虽然郊区的人能够享受得到市中心的配套,如郊区的人能够在南京路上购物,也可以选择来这里购物。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远不如附近居民来得便捷和随心所欲。“因此我没有选择郊区。”他说。

  俞坚的选择没有错,目前这套房产单价已经涨至35000元/平方米左右,涨了三倍多。即使是在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市道中,这里的房价仍未出现调整。而反观郊区房产,不但上涨幅度没有这么大,而且由于新增楼盘不断,近期有不少板块的价位出现调整迹象。

  低迷期也有收获

  也许会有人反驳了,谁都知道市中心地段好,所以房价涨得快。的确如此,不管在国内哪个城市,市中心的房子总是要贵一些,但如果凭此就认为俞坚是靠误打误撞而获得理想回报,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2000年前,上海还少有房产投资客时,俞坚就已经发现了房地产市场上的机会。在浦东开发之前上海流行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也不要浦东一套房。但浦东开发之后,情况马上发生变化,过江隧道、地铁等已项目的启动,以及陆家嘴上诸多项目同时开建,让他预感到陆家嘴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在1999年,虽然当时楼市尚处于低迷阶段,但他却以约10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在陆家嘴的仁恒滨江苑购买了一套公寓。目前陆家嘴板块已经发展成为上海最为知名的高档居住板块之一,国内最为昂贵的公寓项目——汤臣一品就在这里,而他购买的那套公寓,市场报价也已经达到50000元/平方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