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年夹心族规划退休早上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 08:30 《理财周刊》

  被誉为“三明治般”的中年夹心族人群,因为必须同时养育子女、孝养父母,还要兼顾自己与另一半的生活,经济负担最为沉重,往往容易把自己的退休规划摆在最后。因此,这个族群对于退休规划最常见的通病就是“没有规划”。

  文/本刊记者 陈婷

  李荣昌夫妻俩最近一下班就得赶着回家,因为李荣昌的母亲前阵子中风,出院后回家疗养,白天需要靠看护护工代为照料,晚上则由夫妻俩接手。同事问荣昌,晚上为什么不请晚上住家的阿姨照看或请全天24小时的看护护工,自己就不必这么辛苦了?李荣昌无奈地回答,虽然是双薪家庭,但是两人收入都一般,每个月的收入,扣掉固定的生活支出、房贷,还有小孩学习上的各种补习费后,所剩并不是很多,现在母亲生病了,又要多出很多药物和营养的支出,如果再请一个全职的看护或阿姨,如今人工费用见涨,实在有些吃力。

  养老抚小经济负担重

  李荣昌的母亲年轻时忙着照顾公婆、教育小孩,曾经也是典型的“夹心族”,从来没想过要为老年生活作打算,只想着把儿子拉拔长大后,以后就靠儿子养,没想到会长期卧病,这可苦了荣昌。

  像李荣昌这种“夹心族”,因为必须同时养育子女、孝养父母,还要兼顾自己与另一半的生活,经济负担最为沉重,往往把自己的退休规划摆在最后。因此这个族群对于退休规划最常见的通病就是“没有规划”。

  其实,这样的一种人生生涯和理财规划是不对的。

  许多“夹心族”认为自己已经没有闲钱,因此放弃退休准备。但不少理财专家指出,由于退休金的积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这笔钱的需求和这个积累时间的需求都是“刚性”的,因此退休金的准备要谨慎遵守“早准备比晚准备好、晚准备比不准备好”的原则。因此,“夹心族”即使经济比较拮据,也要提早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准备,先强迫储蓄,再利用适当的投资工具,靠着长期投资把小钱变大钱

  两个办法“挤”出余钱

  就像人家说的“时间是靠挤出来的”,生活中的余钱绝大部分时间也可以靠“挤出来”。

  中年“夹心族”要从比较紧张的生活开销中想办法“挤出钱来”,有两个方法可以运用。

  一个办法就是利用记账控制支出,这是一个“土”办法,也是一个老办法,更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当钱不够用时,节流比开源还重要。”家庭各方面开销比较大的夹心族,更应该要通过“记账”过方式,先掌握每月的固定开销有多少,再慢慢地从中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自然就有余钱可以存下来。

  比如,周末是家人难得全都聚拢在一起的时间,现在很多人家都习惯在此时一起上馆子吃饭。但是一家三代人,5~8个人,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外出一餐就要花掉至少三五百元,如果是到有品牌的餐馆去吃,这个费用难免又要翻番,甚至上千元大关。如果每个周末这样来一次,一个月下来,“买单大王”中年“夹心者”,每个月这方面的花费就要好几千元了。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中年夹心族可能还没意识到这笔开销会这么大吧?!纵然夫妻俩收入加起来超过一万五千元,也占到不少的比例了。

  记账后,大家可能发现这样让人“惊心动魄”的消费在生活中还有不少。比如,有些人家习惯每周去大卖场购买家用物品和食品,如果都是刷信用卡,一个月累计下来会发现这笔开销也很惊人。为此,记账并发现问题后,可以把这类消费次数降低些,比如把上馆子的次数减少,改成半个月上1次馆子,1个月至少可以省下一两千元,这笔钱就刚好用来定期定额多申购一只基金,等于强迫自己开始存储退休基金。

  此外,也要和孩子沟通,不管他们还刚开始上学,或者已经上大学了。让她们清楚家里的经济状况,不让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只要支出控制成功,其实生活就不会这么困难。”

  当每月固定支出都能够控制住以后,便可以进一步采用“账户管理法”,也就是依照不同的花费类别分别由不同的银行账户支付。每月薪水拿到后,可以先依照规划的预定金额分别转到各账户,再由这些账户直接扣款支付各类生活所需。量入为出、先进后出的办法,每月余钱将不再是难以预估,随后也较能进行计划性投资。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都市中年夹心族负担沉重

    城市夹心族的家庭理财困惑

    夹心族理财有一套

    中产夹心族理财需稳中求赚 理财规划方案B

    中产夹心族理财需稳中求赚 理财规划方案A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