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理财不惑:40岁前规划完全养老计划(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07:07 《全球商业经典》

  案例1 许军

  年纪38岁,个人年收入30万元(税后),家庭年收入50万元(税后),月常开销1万元

  房贷车贷每月支付1.2万元(房贷剩10年,车贷剩4年),股票基金投资40万元,有一子6岁

  预期:60岁退休,300万元的退休金(不含社会保障养老金)

  在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中,退休后每月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平均工资(指退休者户口所在地)的20%,另一部分是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的1/120。

  其中社会平均工资部分大家都是相同的,差异主要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对于那些在职时收入远远高出社会平均收入的人来说,养老金收入与在职工资收入的落差将会更大。有个粗略的假设,一个人月收入一直为1500元,全市平均收入也是1500元保持不变,那么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大约是1100元;而如果月薪是5000元,全市平均收入是1500元,那么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大约是2000元。可见前者退休前后的月收入减少了27%,后者减少了60%。

  因此,即便有了意外和意外医疗保险的投入,许军还应该为自己和太太购买一份终生寿险。许军的保额可以为100万元,太太的保额为50万元,每年两人的保费分别是35100元和15100元,都是连续缴费20年。此外,他们还应该对原来的意外和意外医疗保险进行调整,并增加重大疾病保险。

  “重大疾病保险目前在市场上有两种,返还型的和消费型的,一般消费型的比较便宜,返还型的则比较贵。我建议他们夫妻一共投保50万元的重大疾病险,有的公司产品会提供夫妻相同的保额。如果要分开投保,那么可以丈夫投保30万元,妻子投保20万元。这已经满足了一般情况下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需求。意外保险的保额建议降低到400万元,意外医疗保额可以设定为10万元,其实通常医疗意外的花费也不会达到那么高的水平。”之所以李沛遥建议他们做这个调整,是因为从发达国家的统计来看保费占总收入的8%到15%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现在检视他们的这个保险组合,终身寿险丈夫100万元保额年缴费35100元,妻子50万元保额年缴费15100元;重大疾病险丈夫30万元保额年缴费9540元,妻子20万元保额年缴费4980元;意外险400万元保额,年缴费9200元;意外医疗10万元保额,缴费4080元。夫妻两人一共年缴费为77910元,加上每年3500元的汽车保险和住宅保险,就一共是81410元,占了夫妻两人工作总收入的16.28%,但是如果加上每年10%的投资收益,38岁投保当年保费所占的比例就降低到了15.08%了。

  虽然15.08%已经略微超出了保费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上限,但是其中权重最大的终身寿险只需要缴费20年,一旦缴满就会使这个比例下降。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就是投资收益是按比较保守的年复利10%计算,也就是说40万元投资首年的收益是4万元,第二年以10%的复利计算就能达到4.4万元的收益,这也会使保费占比呈下降趋势。对于消费型的意外险,事实上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说目前儿子教育费用的缺口是200万元,那么夫妻意外险的保额就要考虑到未来这部分的需求。

  但是到了22年后夫妻都已经退休时,儿子已经28岁基本完成了学业,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那么夫妻两人的意外险保额就可以下调,随之保费也能够节省不少。

  保险的避税功能随着未来国家遗产税的出台,也会给中产家庭带来不少裨益。“在目前来看,继承保险账户的资金肯定是免税的。因此在保障之外,可以说这也是保险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李沛遥指出。

  养老在久不在速

  基金长期投资获利满意

  2006年、2007年基金的火爆行情让不少人垂涎,但是其中真正赚到三四倍收益的人却很少。

  原因无外乎进场太晚,频繁操作。在外企葛兰素史克任销售经理的戴天乐就是其中之一,他早在2004年就购买过基金,但是当时市场处于熊市,他买的基金收益基本上还不及银行定期利率。所以在这轮基金火爆行情开始时,他并没有积极跟进,等到2007年年中实在经不住诱惑,一连投入了10万元,又是开放式基金,又是封闭式基金,后来还赶时髦买一个QDII基金,不料10月份和11月份的下跌,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基本归零,QDII更是损失惨重,连0.9元都跌破了。戴天乐经不起折腾,又全部赎回了,结果亏了近15%。

  戴天乐的夫人跟他同年,都是36岁,这个从事财务工作的夫人倒是沉得住气,“其实总体算下来,封闭式基金比较稳定,开放式基金也还没跌到本钱,主要就是投在QDII上的5万元损失比较多。你看现在市场已经回暖了,再进场的话应该很快就能赚钱了。”戴太太表示。

  其实市场的波动谁都很难精确地把握,但是长期的趋势却是可以预测的,所以说投资基金在任何一个时点进场都有可能亏损,也都有可能盈利,问题在于这样的短期亏损和盈利只要不赎回都只不过是账面的浮亏和浮盈。如果投资人的目标只是短线获利,那么大可以去炒股票,这样交易成本会低得多,交易机动性也更强。但是如果是为了长期的稳定回报,为了规划退休之后的生活,或者为了实现其他长期的愿望,那么投资基金频繁操作只能适得其反。

  如果以每年投资基金2万元为例,每过五年每年投资额增加2万元,从30岁开始投资,可以投资到60岁。考虑到60岁以后物价的上升,假设每年需要消费40万元,并不再增加投资。如果年收益与GDP涨幅持平为10%的话,到退休时可累计达到920万元的资产,即使在每年40万元的消费水平下,到70岁时资产可达到1685万元,到80岁时可达到3671万元。如果年收益能达到2倍的GDP增长的水平约20%的话,60岁退休时可累计达到5621万元,70岁时可达到3.4亿元的资产,80岁时可达到20.6亿元的资产。当然20%的年收益在过去两年的基金业绩看来简直不值一提,但是持续几十年的复合增长20%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要知道“股神”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也不过25%左右。

  上投摩根基金理财规划师王翔指出,以戴天乐家庭的情况来看,未来的10-15年是家庭资产情况上升的黄金期,利用好这段时间对家庭财富进行增值,是当前理财的重要目标。同时由于两人处于职业生涯的重要时期,工作繁忙,无法花很多时间在投资理财上,这一现象也值得重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