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佳修
9月14日,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上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百分比这一数值后,今年年内第五次加息也如期而至: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6%提高到3.87%。
显而易见的是,加息周期还会让利率进一步走高。
所以目前市民购买稳定收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最大的风险就是加息,而选择一些期限较短的银行理财则能有效避免加息风险。所以,我们不能再懒,赶快为赚钱而运动吧。
赚钱运动一:打新股
5万元起,“打新族”越来越多
因为不断加息的预期,各大银行的打新股产品越来越走俏。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虽然又出现大幅上涨,但却经历了两次中级调整,股民投资二级市场的信心受到打击,其间很多股民转投基金,也出现了职业“打新族”,银行也是在这段时间大推打新股理财产品。
新股申购,历来都能获得较高收益。然而,如今现金申购制度下的“打新股”,中小投资者很难中签。据申万证券研究所的调查,今年上半年网上新股认购中签率降低到0.33%,沪市平均中签1000股所需资金约为210万元,而深市平均中签500股所需资金高达445万元。
而银行出售的打新股产品,一般是5万元起,显然贴近了更多老百姓的需求,而且打新股的收益率也在节节攀升——如工商银行今年1月份推出的新股申购理财产品预期最低收益率为2.8%,到了5月份的第12期提高到3.6%,第17期则已经调整到4%;中信银行推出的新股申购理财计划年化收益率区间调整也很大,4月份时为3.5%~12%,6月份为3.5%~12.5%,7月份则提高到了4.5%~18%。
银行之所以敢于将最低年化收益率调高,或者提高最高年化收益率,是基于对未来半年新股申购的中签率、每只中签新股的收益都将提高的判断。因为牛市行情中,与新股中签率提高相伴的,是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也在大幅提高,每中一只新股的收益都将有所提高。而在2007年下半年,随着新股发行速度的加快,包括中国移动、中海油等海外红筹将回归,都会使申购新股的获利空间更大。
申报提醒:“打新”莫忘算成本
随着各家银行不断推出“打新”产品,申购新股资金量增长过快,难免中签率下降,从而造成投资者实际收益率的降低。特别是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在预期收益基础上,还要扣除银行收取的管理费或手续费。
张女士前不久购买了1万元某银行的一款短期银行打新股产品,当时销售人员向她承诺了10%的收益。但当产品到期后,张女士去银行查看收益时,却发现收益只有800多元。找到银行工作人员询问才知道,当初说的10%的收益,还没有扣除手续费、产品托管费等费用。
面对众多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在选择时,往往看重预期收益,而忽略了理财产品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一般投资者需要支付的费用有认购费、托管费、销售费、赎回费等。其次,不少银行收取的费用中还包括收益报酬提取。收益报酬提取是累进制的,当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超过规定比例时,银行会加收一部分业绩报酬,类似于提成。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越高,银行提取的业绩报酬也越高。银行引入这一机制,实际是为了激励产品的管理人员获取更高的收益。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提高资金获利的效率,但是要付出一定成本。
赚钱运动二:QDII
海外也淘金
一年之内五次加息,让不少投资者逐渐意识到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加息周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资金的流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投资者可以适当缩短资产配置的期限。选择短期的理财产品,可以提高投资资金的流动性,做到灵活方便地调动资金,及时应对加息带来的影响,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分享到利率上调后相关市场收益水平的上升。
而QDII产品中也不乏短期产品,如招行“金葵花”理财最近就推出了投资期限为4个月的QDII产品。打新股产品和QDII,收益稳定,投资者可以考虑作为投资组合里的一个部分存在,但是建议以半年期内的产品为好,如此可在获得比同期储蓄存款高的收益同时,还能较好地应对加息带来的影响。
申报提醒:注意汇率兑换风险
各种理财产品对提前赎回的规定都不一样,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银行和投资者均没有终止产品的权利;二是银行有终止权,但投资者没有;三是为投资者提供提前赎回的条件,但需向投资者收取一定的费用,且对于提前赎回银行一般都不提供本金保证。例如:东亚银行前期发售的“如意宝”外汇理财产品,在产品交收日后,银行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的第3个营业日,投资者可提前赎回该产品,但需支付相关费用、损失及开支,且本金将不获保证。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该先规划好资金的投资期限,根据自己的投资期限选择投资产品,避免因提前赎回造成投资利益的损失。
特别需要投资人注意的事,一些银行推出的QDII理财产品中,同一款产品可分别使用人民币、港币或美元等不同币种进行投资。对于这样的产品,投资者要注意不同币种之间投资收益率的差别。因为对于用人民币购买的投资者,银行会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进行投资,在投资结束后再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返还给投资者。投资过程中因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在货币兑换时会产生差异,所以用外币和人民币购买同一产品,会出现收益率的差别。投资应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在投资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币种。
赚钱运动三:货币市场基金
超过银行也好
在今年的基金市场中,基于牛市效应,货币市场基金可以说是最被忽略的理财品种之一了。然而谁又知道,只要操作得当,货币市场基金同样可以为投资人赚取超过银行定期存款的收益呢?
李先生夫妇攒了20万元的现金,准备购置一套房子,可是找了好几个月,也没找到中意的,最近看看房价似乎出现了回调的迹象,便想等等看,20万元的现金放在银行里存3个月的定期存款,已经自动转存了好几次。
其实对于李先生这种近期有购房计划但又怀有观望心态的投资者来说,理财时首要关注的便是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可以关注市场上的货币市场基金和3个月左右的短期理财产品。例如,如果李先生将购房款存为活期存款,3个月后获得的利息只有288元;如果李先生将购房款存为三个月的定期存款,则3个月后获得的利息是720元。
申报提醒:短期理财积少成多
总体而言,无论银行还是基金公司的短期理财产品,都属本金安全、能在保证流动性前提下实现较高收益、集平稳与灵活于一身的短期投资工具。
所谓货币市场基金,是指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出售基金凭证单位的形式募集资金,统一投资于那些既安全又富有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
作为短期理财产品中的一员,货币市场基金既是一种免税金融产品,又可以随时赎回且无任何手续费,因而显得甚为耀眼(如今年3月初,货币市场基金在货币市场创造出一个奇迹——某基金的7天年化收益率竟然达到8%以上)。
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是按照每天计息、每月一结的方式进行结算,换句话说,投资者这个月买入的10万元货币市场基金到下个月10日后,再作为计息的本金实际上是10万元再加上上个月30天的利息,依此类推,即复利滚存。
不过,虽然货币市场基金相对于股票、期货等风险要小,但它毕竟不是储蓄,并非没有任何风险。在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与流动性的同时,投资者不能期望货币市场基金同时也具备非常好的收益性。
相关新闻: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