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胀压力下的理财对策(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20:05 《钱经》杂志

  

  CPI与通货膨胀

  CPI通常是世界各国判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但世界各国的判断标准并不一致,3%-5%的范围是普遍意义上被认为出现通胀的标准。我国通货膨胀的控制目标是3%,但从3月起CPI指数就达到了3%,之后一路攀升。

  从统计数据分析,CPI一路走高是源于肉价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上涨带动整个CPI上涨。包括国家统计局在内的一种声音认为,关注CPI指数是否意味着通胀应该更关注核心CPI。

  核心CPI一般用整体通货膨胀指标扣除一些价格容易波动的项目来衡量,扣除项目通常包括食品、能源、间接税、住房抵押贷款成本(一般以住房抵押贷款利率表示)等,最常见的是食品和能源。因为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波动经常是由于供给冲击造成的,如OPEC 石油供应的减少、气候原因造成的农产品歉收等,这些供给冲击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或很快逆转,或可能只是一次性的,不会影响长期的价格走势。也有些国家在使用扣除法计算时,不是简单地将一些价格易波动的项目完全剔除,而是根据价格波动的程度确定项目权重,价格波动越大的项目权重就越低。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联动上涨,就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从目前的数据看,虽然CPI指数较大,但P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并未出现大幅上扬。在CPI连续大幅度上升的同时,核心CPI自年初以来始终稳定在1%左右的水平。作为对比,在2003-2004年中国经济走向过热的过程中,核心CPI则从2003年一季度负0.5%的水平,一路上升到2004年四季度1.4%的水平。其中PPI在6月当月的增长率只有2.5%,显著低于2004年经济过热时期的水平。

  也有学者对目前的经济形势持另一种观点:以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提出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是食品在CPI中占了较大比率,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应该被忽视。因此,早在6月份就预测第二季度的CPI指数会继续走高,并且认为目前已经进入了通货膨胀的前期。

  同样的观点在央行8月8日的报告中,也有所反映。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央行认为分析价格形势时不应只关注剔除食品的核心CPI,对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也须予以足够重视。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依然较高,食品价格在我国CPI 中的权重约为三分之一,从历史数据看,粮食价格波动是导致CPI 波动的主要力量。2003至2006 年食品价格波动同比涨幅在 2.3%-10.0%之间;而非食品价格走势相对平稳,同比涨幅在0.02%-1.25%之间;剔除食品价格后的CPI 同比涨幅在0.0%-0.8%之间。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或维持高位,会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诱发高通胀预期。

  在关注整体CPI 的同时,也关注构成CPI 的各个细项价格的变动。央行报告认为

  央行8月8日发布的《2007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本轮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成本推动的因素,也有需求拉动的因素,还有结构性因素。在7月份CPI数据出台之后,央行也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核心CPI和整体CPI出现不同的走势,主要国家央行对核心CPI的关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仅关心CPI可能低估通胀风险。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