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学阶段:独立管理财富的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15:44 《理财周刊》

  文/本刊记者 陈婷

  理财教育主题:

  ●如何独立而合理地安排每月的生活开支?学会有效“节流”的诸多小技巧。

  ●哪些渠道可以开源?通过家教、勤工俭学、创业等,奖学金是“名利双收”的好渠道。

  ●如何正确使用信用卡?合理透支,但不要成为“卡奴”。

  ●怎样进行有计划的投资?采用资产配置的方式,注意控制风险。

  ●是否需要为自己进行保障?从意外和医疗险开始了解保险的种类和作用。

  “我是从江苏来上海读大学的。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爸妈每个月给我800元生活费,学费和住宿费也是由家里来负担。虽然还没有经济独立,但我总觉得自己从年龄上来说,毕竟是成年人了,自己又是财大的学生,所以平常还是有点主动的

理财意识。” 小谢是上海财经大学大三学生,她给我们讲述了自己大学期间的理财经验。

  消费:合理支配为上策

  “我身边有些同学花钱很没有计划性。比如我们寝室的小美,每月5日从父母那里拿生活费,然后就经常去学校外面吃炒菜,而且买零食、饰品和衣物,每次到了月底最后几天,日子就过得很惨,只能吃点方便面,有时候熬不住还要向我们借钱。

  我花钱还比较有节制。通常我每个礼拜从银行卡里取一次钱,和同学出去逛街,有零钱的话就不带百元大钞,因为我发现一张100元的钱一旦打开了,就很容易花得无影无踪。”小谢说。

  “同学们都说我是一个比较实惠的人。比如买书,我尽量通过网络购买,折扣很多时候能达到7折甚至更低,买多了还能赚积分换优惠。还有学校每年6月份,大四学生毕业的时候都会卖旧书,像中级口译的书和磁带我都是从旧书摊上淘来的,师兄师姐给的价格都很优惠。

  小谢给记者介绍了一些自己生活中“节流”的小技巧,“还有电话卡,我也都是在学校附近购买折扣率最高的长途卡,不要让父母打过来,因为父母用家里的固定电话打长途要比我用折扣卡来打贵出好几倍。我的手机则是M-ZONE动感地带拇指王包月套餐,适合我这样短消息多,通话少的学生族。

  [记者点评]:

  ◆ 和中小学生不一样,大学生因为是住宿生活,日常的生活费用虽然来源于父母,但已经到了每一元钱、每一笔开支项目都必须由自己独立支配的阶段,因此,合理控制和安排消费支出,学会对钱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学会“节流”,已经成为他们必须面对的一门功课。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