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疯狂之时留清醒 牛市该练组合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04:58 金融投资报

  股市持续“疯狂”理财如何“出招”?

  五一节后股市继续大涨,4000点大关轻松攻下。在此情况下,一些专家开始呼吁高度重视风险,不少投资者在赚钱的同时也有点惴惴不安。如何合理配置资产,做到既防范风险,又使家庭资产平稳增值成了一道难题。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cmc国际理财(北京)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穆瑞年先生,就在“疯狂”股市行情中如何稳健理财征询了一些“操练”良方。

  “疯狂”之时留清醒

  穆瑞年说,“五一”长假前,市场人士大都认为,节后股市仍将继续上行,果然不出人们所料,5月8日一开盘就跳空高开100多点,报收于3950点,上涨108点,股市继续上演了火爆行情。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选择买入、持有、还是卖出,关注股票、基金还是其他集合理财产品,应该要有精确和理智的分析。

  首先从本轮行情启动的原因来看,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人民币升值
的预期、新会计准则、两税合并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加之股改之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的趋于一致,成为股市长期看好的坚实基础。但任何市场的上涨都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螺旋式的,脱离了基本面因素过度的暴涨肯定是不健康的,目前,我国的股市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果简单地从估值角度来看中国的证券市场,目前我们的市盈率水平在45倍左右,相对于国际市场20倍左右的市盈率明显偏高。虽然众多机构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一旦赚钱效应被普通投资者发现,众多资金的涌入会使市场陷于疯狂的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机构选择抛售,市场中庞大的接盘也会不断推动股市上涨。而只要有新资金不断投向这个市场,那么牛市的格局就很难改变。

  如此看来,即使我们的股市有些许“泡沫”,但是强大的资金输入还会推动市场上涨,这种纯粹的资金推动型何时才是尽头,我们很难预料,但我们知道风险每天都在加大。作为股票投资者,简单的抛售出局并不可取,持有好的股票,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选择好的基金并持有,并适当调整基金的配置策略,可以在投资组合中加入一些债券型基金以加强组合的稳定性。如果视野再开阔一些,投资者可以选择一些外汇、黄金、港股等品种,以便规避单个市场的风险。

  债券投资也“实惠”

  穆瑞年称,2006年,A股市场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牛市行情,在这一年多的行情中,造就很多财富神话,通过炒股买房、买别墅的投资者比比皆是。参与股市可能获得的巨大收益使得习惯了银行储蓄的中国老百姓的理财观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老股民“变本加厉”地增加投资,对股票一窍不通的人也开始有些疯狂地抢购基金。2006年以来,居民储蓄资金已经开始大量转向股市。应该说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确实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惠,无论在这个市场中赚多赚少,将自己的积蓄用于金融投资已经慢慢渗透到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的心理上和思维上,金融投资已经开始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然而,任何形式的金融投资都不同于银行存款,投资者或多或少都要面临亏损的风险。目前上证指数即使站稳4000点,在4300点也会面临比较大的调整压力。而股指期货呼之欲出,大盘最迟也会在六月面临调整,因此在这样的点位介入基金市场并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准备加入的新投资者,现在进场很可能在只获得10-20%的收益后就被套牢,而且大盘调整的时间长度还无法预测,这无疑在心理上对新基民构成较大打击。对于老基民而言,由于前期获利已经比较丰厚,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在目前的市场可以继续持仓观望,但不建议加仓,而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大盘面临调整时间的临近,可以考虑逐步减仓。

  穆瑞年说,既然建议大家在大盘调整的这段时间暂时获利离场,那么人民币理财产品、债券、信托这些投资品种可以作为闲散资金的一个出路。这些产品的突出特点是绝大多数都有保本协定(部分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设保本),尽管大多数产品年收益率在5%-10%之间,与投资股票或投资基金的年收益率相比偏低,但在目前股市随时面临调整的敏感时期,对于前期获利丰厚或者风险承受能力一般的投资者来讲仍然是“效价比”较高的投资选择。

  “投资债券进可攻退可守。”穆瑞年以债券投资为例告诉记者,如果债券票面价格上涨,债券投资者就能得到利息和票面价格之差的双重收益,还可以出手赚一笔;如果票面价格下跌,投资者只需继续持有,最少也能赚到兑付利息,收益能有保障。债券既能赚到比存款更高的固定收益,又能规避股市的风险。如果是长期规划,如需要为自身养老、未来孩子的教育储蓄的话,购买债券是一种相对稳妥的办法。当然,如果你对投资的预期收益较高,就要考虑债券与股票的投资组合了。比如,年预期收益为8%的话,最好是用手头资金的60%去购买债券,再用另外40%去博股票;再稳妥一点的话,可用80%的资金购买债券,20%去炒股票,如果股票收益能有30%,那么总收益就能达到8%左右。

  应辨证看待主动型与被动型基金

  穆瑞年说近两周来,基金的发行热点纷呈,华夏蓝筹核心基金、工银瑞信增强收益债券基金、华商领先企业基金纷纷上市,光大保德信新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鹏华优质治理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也在5月8日至5月18日发行,再加上光大保德信、银华旗下两只老基金拆分,“五一”黄金周过后,基金发行又立刻迎来一个新高潮。再加上原来的200多只基金,让人眼花缭乱。那么,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对大多数基金投资者来说,2007年的前几个月延续了2006年的快乐年景:通过投资基金很好地分享了持续牛市的收益。虽然今年以来,相对一路飘红的股市,基金的超额收益不再突出,但总体上基金仍然给投资者交上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而中小规模的基金表现更为出色,反映了当前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思路的特点。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指数型基金全面领先,绝大部分指数基金的收益超过40%,相比之下70%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没能达到这一水平。显示出被动投资策略可能在今后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趋势。

  指数型基金表现突出的原因在于跟踪的标的指数在2007年有良好的表现。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基金收益的特征是基金整体在超越市场上遇到很大困难,而在基金规模大增,股市发展逐步深化的趋势下,主动型基金收益要超越市场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尽管如此,但仍应辨证看待主动型基金与被动型基金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穆瑞年说,目前上证指数逼近4000点,而股指期货的推出显然在短期内对现货市场是利空消息,因此在目前点位介入或加仓指数型基金显然面临的风险更大,而等到大盘调整结束后,低位建仓获利空间更大。当然,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长期向好,A股整体牛市行情还将在2007年和2008年延续,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讲,可以不计较未来几个月大盘可能出现的调整而长期持有指数型基金,充分分享中国资本市场繁荣带来的收益。

  本报记者杨成万

  穆瑞年

  cmc国际理财(北京)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曾任职于中国银行总行和法国巴黎银行北京分行,拥有丰富的银行资金管理经验和金融市场实际操作经验,曾为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中国期货业协会、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学院及众多期货公司讲授外汇、期权与利率期货、股指期货交易策略等课程,授课经验丰富。


    相关报道:

    退休理财日渐升温

    理财规划关注时间线 人生五阶段家庭资产配置

    大学生理财意识增强 首选信用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