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方案 > 正文
 

双方父母均为个体职业者 工薪族小俩口理财方案(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 14:37 新浪财经

  2.目前宜分散投资,建立多元化的资产组合我们的资产几乎都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这种资产配置方式无疑是不合理的。目前由于通货膨胀,银行存款基本上是负利率,因此,宜将存款分流。考虑到2005年买房(假设是年底买房吧),因此宜为明年买房预留相当部分存款作为首付。从现在到明年12月份我们的净收入为(3150-400)×20+10000×2=75000元,再加上我本人到明年年底会有25000+600X(12+8)=37000元的公积金积累,这两部分钱加起来是110000元多,已经足以满足购买350000元房子的最低首付和契税及装修要求。考虑到2
005年底买房需要支付16万用于首付和装修等费用(为什么需要支付这么多下面会讲到),因此除去今明两年的110000元收入积累,宜从目前的100000元存款中拿出50000元用于支付首付。

  3.2006年底买房,首付及其他支出190000元贷款月供在家庭收入中的占比直接决定了我未来的生活质量,一般而言,贷款月供不能超过家庭月收入的40%,但对于我的实际情况而言,我认为月供为收入的30%比较合适。我的家庭月收入为4000元,加上兼职收入和我自己的

住房公积金,月总收入在5500元左右,那么比较恰当的月供就为5500×30%=1650元左右。因此,为保证我将来的生活质量,我在明年年底买房时需要支付350000-190000=160000元的首付。另外,买房之后要考虑到
装修
和契税大修金等问题,假设是现房马上装修,这一摊子需要支付的钱为40000元,那么在2006年底买房时需要支出的钱为160000+40000=200000元。

  4.2006年底买房之后,我的家庭月收入为5500元左右(加上我本人的公积金),减去月供1650元,保险400元,家庭消费支出1000元,那么我每个月的净收入为2500元左右,2006和2007两年的净收入就为60000元,因此,靠月收入积累就可以满足费用需要。2008年的要孩子计划并没有什么财务压力。

  5.2008,孩子出生,家庭生活支出增加假设2008年底孩子出生,所需费用10000元,我2008年的净现金流入即足以满足这个资金要求。这一年中,我照样可按照每个月800元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年底赎回),其他1700元投资于平衡基金。

  6.2009年以后,准备孩子教育基金,追求更高生活目标。

  到2009年年初,我的金融资产(不计保险)组合为:100000元股票型基金,80000元债券型基金或国债,60000元平衡型基金,50000元左右定期存款基金,30000元左右用作活期存款(应急金)。这样的投资组合应该可以实现6-8%的平均收益率。

  2009年以后,我就开始为孩子的成长做教育基金谋划了,此时我们的工资收入应该有所增长,但有了孩子之后家庭支出也会有所增加,此时不要忘了为孩子准备以后的教育基金,准备教育基金的形式有很多种,我可以选择定时定额投资基金,也可以选择为孩子购买保险公司提供的针对孩子的保险(在孩子满18岁时支付基金的那种保险)。

  当然,如果此时我们有了买车换房等更高的生活目标,我们还可以选择恰当的市场时机赎回所投资的开放式基金。对大多数人而言,买房都是最重要的决策,我们需要根据未来的还款能力确定所需要申请的贷款成数,不要让月供在未来给我们造成过大的压力。

    快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您家的五年计划吧>>>

    第一周获奖作品:

    ICBC最佳职场新人理财方案奖

    洪先生:我的理财人生  

    逍遥冰小孩:职场新人5年计划  

    ICBC最佳工薪之家理财方案奖

    baby_gdx:稳轧稳打为我们的第二套房子,为老公能把父母接来北京而努力奋斗 

    苏女士:我家的五年计划 

    ICBC最佳富裕一族理财方案奖

    只想爱你的我:建设和谐美满家庭:俺家的下一个五年计划(2005-2010)

    林女士:我们家的五年计划—为以后过悠闲的生活做准备

    ICBC最佳综合类型理财方案奖

    金色山茶:为母亲的别墅而奋斗--我们家的五年计划正在进行中 

    宋女士:2010年让负债为0资产百万

    欲知奖品详情或参加本次大赛,请点击>>>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