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打工从亏本中学到经验 重新创业聚资本(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16:00 武汉晨报 | ||||||||
母亲管账 两次错失良机 李义刚在罗汉村出了名,老乡都知道他发了财,来借钱的络绎不绝。那时,李义刚才20岁出头,母亲觉得他还是孩子,主动提出要帮他管账。李义刚不喜欢管钱,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母亲用钱非常谨慎,主张“赚10个钱,就存9个钱,留1个钱过生活”。平时李义刚和朋友出去玩,要钱,开口三五千都给,但一说要拿几万块钱投资做生意,母亲就板起脸:“有钱就存着。” 鞋店的生意扩大不容易,李义刚开始留心身边其他项目。母亲管了一年钱,李义刚见不少人开餐馆很来钱,就找母亲商量,也想开家餐馆,被母亲一口拒绝。 此后不久,李义刚又发现一些朋友低价购买老房子,等拆迁时赚差价。他琢磨着这几年赚的钱不少,够买几栋楼了,即使不拆迁,房子将来总是会升值的。他又找到母亲商量,打算做房地产。母亲的话打击了他:“你是乡里人,干吗要在城里买房子?难道打算在城里落地生根?” 李义刚做了好多次工作,母亲就是不松口,赚的所有钱都在母亲手里捏着,李义刚拿不出来,不得不放弃。而姐夫听进了他的话,1998年,花10万元在东西湖买了个小门面,现在已经升值40万元。 而李义刚一直守着那个小小的卖鞋门面,“要不是拿不到钱,我肯定不会只做那么小的规模。”想扩大生意,就得把钱握在自己手里。 父亲管厂 亏光所有积蓄 “机会一错过,就开始接连遭遇很多挫折。”李义刚的论断有些宿命,但确实是他经历的印证。 1994年,钢材生意旺了起来。罗汉村连着开起了好几家钢板厂,从武钢进10万元的钢材,做成模板转手卖出,就能收回好几十万,一个老乡半年赚了十多万元。 李义刚考察后决定投资开厂,父亲提出一个方案:李义刚太年轻,不够稳重,不如就在武汉守着鞋店,李父则在村里找人合伙,负责管理生产。 钱砸进去,很快见到成果:半年里,做成了好几笔小单,赚了50多万元。一次回家,在饭桌上谈起钢板厂的事,一问起经营状况,原本谈笑风生的父亲,却突然讲不清楚话。李义刚追问销售环节、客户情况,父亲一样也答不上来。 李义刚心知不妙,盘问后才知,父亲根本就没操心厂里的事,和搭档连合同都没有,只负责拿钱投资,卖一批货,搭档就还一部分钱给李家。 “这样不行,要出问题的。”李义刚刚一开口,父亲就脖子一梗,“你不要管那么多,我才是一家之主”。 不久后,真出了问题。父亲打电话告诉李义刚:“钱全亏了。” 原来,一个老客户急着要货,厂里把货发出后才发现,付款支票上有个错字,提不了钱。父亲和搭档几次去客户公司追款,对方却说“拿不出钱”。 “后来,搭档和客户打官司,赢了,却只拿回一堆次品瓷砖。”直到最后,父亲也不肯告诉李义刚究竟亏了多少钱。 重新创业 盘水果聚资本 2000年,做大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地占据李义刚的心。又一次大吵之后,母亲答应李义刚:“这些钱不准动,想做别的就自己弄钱。” 李义刚把鞋店让给母亲,留下妻子帮手,自己则另找他路赚钱。要在短时间内把钱攒起来,就得找短平快的生意。思来想去,李义刚决定卖水果。他脑子灵活,把苹果、梨子码得整整齐齐,经常写个纸牌插在瓜果上,介绍产地,介绍特点,做“特价”,这一招牌吸引了不少人。 每天清早去沙湖果批进货,运回广埠屯一斤一斤地卖,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上百元钱。就靠赚这种“小钱”,李义刚在2年里攒了五六万元,又开起果行。 “做水果生意,用于原始积累还可以,但赚不来大钱。要赚大钱,还是得开公司,找项目,融资,这样才能发展得快。”去年8月,李义刚关掉果行,成立了咨询公司,开始运作牛骨头的项目---把牛骨头进行真空包装,再通过火车站等渠道,输送到外地,打开全国市场。(记者 王春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