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归创业态势真实写照 每天诞生一家企业(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 16:45 新闻晨报 | |||||||||
“我的心得是,哪儿不认识我的人多,我就去哪儿。这样才能不断认识新的朋友,让他们成为潜在客户。” 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 创业必须看准商机。比如美国人喜欢求“新”、求“不同”,因此,不同于市场的中
另外,寻找一个合作伙伴很有必要。国际贸易的产销在不同国家,一个人必定无法兼顾,因此在国外找个信任的人当自己的合作对象能大大提高效率。 眼光放长远 放弃优越大公司的位置不去,选择自主创业,这本身就需要一定勇气,很多情况下创业初期都是入不敷出。但是Amy认为,创业初期就是一个投资期:无论是人力,还是物质,全部计算在成本中,没有盈利不代表无回报,只是目前处于积累状态,利润也是潜在的。不要在前期的一至两年内看不到结果就放弃,“因为一般中小投资创业要等三至五年才进入收获期。” 主人公:叶先生 留学国家:日本 专业:法律 叶先生的建议:不要仅凭勇气去创业 叶先生说,技术人员创业,是由于有高顶尖的产品获专利,再加上风险投资和好的管理人员,相对来说成功的可能性较高。对一些文科毕业的人员,千万不要凭着一腔的勇气进入创业领域,在对资金来源、组织架构、销售渠道等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勇气是没用的。 叶先生建议,刚刚毕业的海外留学人员最好还是先到公司去历练两年,然后再谈创业的事情。 要发挥海外留学的资源 海外留学人员创业时一定要充分运用海外留学的资源,比如选择服务的产品时,偏向于为中国或为留学过的国家提供服务等。这里的资源,不仅指资金,还包括人际关系、社会资源等。 要有具体明确的创业思路 创业首先要有公司明确的企划书,比如说经营的产品、营销成本、资金的来源、销售的渠道等,不要仅停留在口号上,要有明确的具体操作方案。 其实,对创业而言,没有明确的条条框框,自己要根据当时的创业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方案。关键是要发挥员工的“原动力”。现在许多领域都到了降价等“拼刺刀”的竞争阶段,这时创业千万别硬碰硬,要选择差异化的第三条道路。 叶先生,某咨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目前有50多名员工。叶先生的近期目标是将公司发展成为本市为日本企业服务的商务咨询“老大”。 讲起创业的历史,叶先生说,其实毕业归国之后,一开始并没打算要创业,但两次求职都被法律事务所挡在了门外,这才有了创业的念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叶先生碰上了现在的合伙人———在日本就认识的一位日本朋友,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创业的历程。当时正值大量的日本企业进入上海,这些企业到上海之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办公场所问题,当时又恰是房产的快速发展时期,于是,两人成立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专门为日本企业及其员工提供房产中介服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