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大话理财 > 正文
 

银行老员工用数据揭秘 您不理财多久会成穷光蛋(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 08:52 新浪财经

  2、1984-1989年(两个经济波峰)。工业改革。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完成后,我国解决了“无农不稳”的问题。1984年通货膨胀被很容易地控制,高层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农业问题得到解决后,工业改革提上日程,这段时期的主题是改制,乡镇企业得到极大发展,而中型和大型企业由于机制不灵活,日渐衰落。总结一下,这个时期是以掏空大企业为主基调。这个时期,发财的是所谓的“乡镇企业家”、业务员和一些开始规模经营的经销户。 

  期间,乡镇企业很容易地得到大量贷款,也取得快速发展。但是乡镇企业管理层普遍素质不高,行为盲目性非常大,只要能够维持企业周转,企业效益等都可以不管。1989年,金融问题十分严重。当时动用了“抽奖”等特别政策,才度过危机。但乡镇企业得到贷款逐步受到控制。 

  据说,天津大邱庄就是抓住此次历史机遇取得发展的。 

  这个时期,大部分乡镇企业家不懂得“在合适的时机要扩张企业规模”、“在必要的时候也必须收缩企业规模”。很多企业,由于不知道经济的周期规律,在五年内垮掉了。 

  出于对短缺时代的恐惧,1989年彩电、电子产品、柴米油盐成为人们大肆抢购的对象。很多人印象深刻。 

  1991年我去亲戚家串门,见过他们花6000元抢的两台18寸的彩电----受害者。 

  3、1989-1993年(两个经济波峰)。在1990年年中,经济过热问题才得到有效控制。经过1990、1991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如果你仔细阅读有关文章,你就发现我国经济一直到现在一直在调整),经济继续平稳向前发展。但是1992年经济突然加速,大量银行贷款出笼,在海南炒作“房地产”和

股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同时通涨(1993-1995年3年通涨总合达到60%)。 

  据说,1993年金融工作会议开了好久,有关专家根本没有有效回笼资金的方法。出于不得不为之的目的,出台了对3年以上定期存款和3年以上国债的“保值贴补”政策。1993年5月第一次提高利率,没有效果(并提前泄露),7月份不得不再次提高利率。同时开始治理金融“三乱”。海南房地产泡末迅速破裂。这个时期,实体经济进步不大。一切跟做梦一样,并且一下就醒了。 

  期间发财的是“金融倒爷”--杨百万。炒作房地产并在泡末破裂前脱手的一些炒家和非常少的“比较精明”的乡镇企业。 

  这个时期,倒卖国债是比较赚钱的,当时的利率奇高。并且人们不认同这个新事物。但当时都是3-5年期国债。倒卖根本无法“长期化”。 

  当时对我震动最大的是,市县国债服务部、信托公司,都可以“拆借”资金,当时通报,某小市的国债服务部,居然制造了2个亿的“黑洞”(资金投放不知道多少)。 

  你们不知道,现在有一些人在1993-1996年在信托公司买的“国债”也无法兑付(作假了)。 

  4、1993-1996年(经济顶部高速发展)。在1993年开始的控制通货膨胀中,是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一起使用的,并提出了“经济软着陆”的概念。这个时期,商品普遍“供不应求”,经济快速发展,实业经济非常赚钱。大量私营企业开始显现,在地位上迅速取代乡镇企业(甚至大部分是精明的乡镇企业家直接转化私营企业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