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大话理财 > 正文
 

苹果公司前总裁4000万美元寻宝24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02:49 第一财经日报

  苹果电脑公司四位创始人之一、前总裁迈克尔-斯科特被人称之为“美国宝石收藏价值最高的收藏家之一”。10月19日,他带来138件收藏珍品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为他那些心爱的宝石,他付出了24年以及4000万美元的代价

  本报记者 孙菱

  “你瞧,我把钱都花在宝石上了。”当这位被称之为“美国宝石收藏价值最高的收藏家之一”的迈克尔-斯科特出现在记者面前时,穿着朴素简单的蓝色T恤和黑色西裤,唯一引人注目的是左手小指上佩戴着的一颗重达5克拉的绿色石榴石戒指。从苹果电脑公司的前总裁,到亲自深入矿区的寻宝者,斯科特先生认为人生中最大的乐趣在于寻宝过程本身。

  罕见的缅甸鸽血红宝石戒指、由金色眼镜蛇盘身守护的蓝宝石,和镶嵌着重达400克拉黄色锡兰蓝宝石的“罪恶之花”项链——10月19日,迈克尔-斯科特((MichaelScott)将他的138件收藏品带到上海博物馆。在这个名为“宝石之光”的大型宝石展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刻面宝石——一件重达50万克拉(100千克)的金色刻面晶体石,一件罕见的25克拉西非钻石晶体,以及两枚世界最大、最纯净的绿色铬钒钙铝榴石——一枚重达45.62克拉的亮绿色石榴石和一枚32.35克拉重的鲜绿色石榴石。

    阴差阳错的开始

  迈克尔-斯科特第一次听到“不准佩戴珠宝,尤其是戒指”的告诫时,还是名17岁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当时我正在IBM650真空管计算机上通过打孔卡输入信息,我的计算机老师告诉我们,珠宝会干扰真空管纯粹干净的物理环境,造成杂质或杂音,而戒指也会限制手指的灵活性,给打孔输入信息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迈克尔说这个告诫让他一直铭记在心,尽管现在已经是集成电路时代。“可工作时不佩戴宝石或戒指,已经成为我的个人习惯。”

  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迈克尔始终是个固执而认真的人。从加州理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位后,他成为

苹果电脑公司的四位创始人之一。从一无所有的年轻学生到苹果公司的CEO,迈克尔在与计算机为伴的十几年间,从未佩戴过任何宝石,即使是在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时刻。“每次在出席大型聚会,或者与朋友们见面聊天时,他们佩戴的那些首饰总是很容易引起我的注意。我发现首饰和珠宝是展示一个人个性的重要途径,而不仅仅象征着身份和地位。”迈克尔决心在离开计算机行业之后,一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珠宝,“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吸引众人的目光,同时也希望我的朋友们能够通过我选择的珠宝来了解真正的我。”

  1981年,在担任苹果电脑公司总裁的5年后,迈克尔决定卖掉股份,提前退休。走出办公室之后,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来一次长途旅行,寻找他人生中的第一件珠宝。经过细致地考虑后,他认为绿色最能代表自己当时自由、充满热情的生活状态。在一个坦桑尼亚珠宝商的推荐下,迈克尔选定了一颗非常稀有的5克拉铬钒钙铝石榴石作为他的戒面。这颗看似纯净透明的绿宝石让他花费了近1000美元。然而,当他把这颗价格昂贵的绿宝石递交给一个独立的宝石检测机构之后,等到的结果却是“这是一颗用于激光技术、人工合成的钇铝石榴石”,它的真正价值可能只不过100美元。

  迈克尔受骗后,并不觉得懊恼,反而感到这十分有趣:“一颗小小宝石所凝结的智慧,却是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也无法企及的。我那时才了解到红宝石具有激光功能,电气石有自身的磁场,而石榴石还可以用来治疗血液疾病——这些,我以前从未听说过。”在迈克尔过去的生活经历中,越是难以实现的事情,往往越容易勾起他的固执和好奇心。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宝石知识,对他而言像是一个只敞开了一条门缝的未知世界,让他觉得既神奇又兴奋。

  迈克尔决定开始探求寻找宝石的秘密,他认为这块人工合成的绿色宝石标志着他人生中的新开始,于是请最好的宝石工艺设计师把它做成戒指,套在小指上,从此再也没有拿下来过。并且,迈克尔从此迷上了鉴别和寻找宝石的工作,一场精彩的寻宝冒险之旅在他的人生中展开。

    宝石世界没有完美

  在迈克尔个人的收藏品清单中,钻石位列最后。这并不代表他不喜好钻石,只是在他看来,“完美的钻石”实在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尽管他收藏的每颗钻石都是精品,但他带到上海的138件收藏品中,有一颗钻石非常特别。在这块天然未经雕琢的25克拉八面钻石晶体表面,有一道轻微的三角凹痕,使整体线条显得有些扭曲。

  迈克尔却认为这是他最成功的收藏品之一,“钻石边缘的三角形生长方式,正好表明了它具有天然光滑的表面,非人力所为。”天然晶体状态的纯净钻石或彩色钻石极其罕见,曾是迈克尔最渴望得到的藏品。这块25克拉的纯净钻石晶体,则是他收藏史中最刺激的一次冒险。因为直到迈克尔为它付下巨款之后,他才看到这块巨型钻石晶体的真容。

  “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专门去世界各地寻求‘完美’的钻石晶体标本,但却徒劳无功。”“可望而不可求”的际遇,让迈克尔对寻找完美钻石一事,变得愈发痴迷,“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一颗25克拉的八面钻石晶体在西非的塞拉利昂被发现。我当时预感也许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令迈克尔感到十分无奈的是,这块钻石的拥有者十分急切地想将它打磨成成品出售,除非有人立刻以高价将它买下。时间如此紧急,也许还等不到迈克尔赶到塞拉利昂,这块钻石就成为了“刀下客”。“我必须赶快定夺,不出一日,它就会被切磨、刻面。来不及多想,我立刻让我的朋友联系好卖家,试探他的出价。”可惜,在采访中,迈克尔并不愿透露这块钻石的收购价格。可资参考的是,在今年年初,北京曾有一颗13克拉的黄钻拍卖出人民币999万的天价,可想而知,迈克尔为这颗钻石肯定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经过特聘专家4小时的显微镜观测之后,朋友告诉我它确实没有任何擦痕,也未经过抛光处理。唯一值得商榷的,是它内部包裹着的黑色石墨斑块。”迈克尔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判断,这个斑块可能正好是这块钻石晶体的天然特征。于是他决定冒险一次,汇款将它买下。

  “幸运的是,它几乎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虽非完美无瑕,但却浑然天成,有自然之美。”这块25克拉的西非晶体钻,如今已经成了迈克尔收藏中的代表作之一。每一次展览,他都一定要把它拿出来“炫耀”一番。

    寻宝经历就是一种收获

  然而,迈克尔并不是一直有好运的,在他长达21年的宝石收藏史中,失败的寻宝经历并不算少。

  在迈克尔寻宝生涯里,他常常要脱去西服皮鞋,离开舒适的海边

别墅,带上干粮和刨石铲,深入原始矿区成为一名实地开采者。肯尼亚、南非和缅甸——迈克尔的足迹几乎踏遍每一个宝石之乡。

  1994年,迈克尔前往巴西的一个矿区寻找蒙特纳石。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之后,他又在火车和长途汽车上颠簸了数十个小时。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徒步而行的几百公里山路。“要知道,这对我来说可不容易。”迈克尔绝对是寻宝者里的“重量级”选手,他笑称自己的冒险经历也是“重量级”的。

  相比在加利福尼亚的优裕生活,矿区里的日子无疑是艰苦的。没有暖气,迈克尔和开矿的工人们一起住宿在矿洞附近临时搭建的集体帐篷里。天刚刚亮,他们就下矿开采,顶着安全帽上的射灯,在滴水的岩洞里一呆就是大半天。没有正常的用餐时间,大家常常凑合着吃两顿,午饭和晚餐里也常常和着碎石。喜欢洗浴的迈克尔,在这里连干净的衬衫都穿不上。在那个实地寻宝的一周里,迈克尔每天晚上都和矿工们一样诚心祈祷。除了祈祷宝石出现,他们还得祈祷矿洞不会坍塌。

  “不管结果如何,矿区寻宝的那些日子,即使现在想起来,仍然十分激动人心。”虽然历经艰辛,迈克尔还是没能在巴西的矿区里寻找到自己梦想中的蒙特纳石,对他来说,经历也是一种收获:“充满希望地等待之后,大悲,或大喜。这可是坐在MAC机前感受不到的人生体验。”

  “我和每颗宝石都有一个故事。它们就像我的孩子,我很难舍弃他们。”尽管迈克尔为宝石收藏已经耗费了近4000万美元,他仍然不肯轻易售出其中的任何一件:“找到它们,照顾它们,欣赏它们——这就是我的生活。”

  “在我收藏的宝石之中,不少已经成为当下市场上的绝品,它们现在的市价比我当初收藏它们所花费的金钱简直有天壤之别。”迈克尔-斯科特坚持认为,他不需要成为一个靠宝石获得利润的收藏者。偶尔会有朋友劝他,现在是抛售某些宝石的最佳时机,而他总是一笑置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6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